30秒鐘就可以輕松復制小區門禁卡。據了解,IC、ID卡等低端門禁卡占據了深圳各小區80%-90%的份額,門禁卡復制現象缺乏有效監管,為小區安全埋下隱患。
悄悄復制門禁卡*盜竊10多起 去年3月,位于廈門湖里圍里社的一幢出租屋大門前,一男子四處張望了一會兒后,掏出一張小卡片,往門禁一刷,門一下子就打開了。男子進門后,拿出隨身帶的工具,正準備大肆搜羅財物時,被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的民警逮了個正著。
經查,該男子姓秦,他有個朋友住在該出租屋內。他上網買了復制門卡的工具,在串門時,瞅準時機把朋友放在桌上的門卡悄悄拿到洗手間復制。隨后,利用這張復制而來的卡,秦某頻頻進出該出租屋,*入室盜竊10多起。
分析序列號容易獲取技術含量低 為何看起來很嚴密的門禁卡,這么容易就被復制呢?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非接觸式智能卡包括身份識別卡(簡稱ID卡)、Mifare1卡、IC卡等。小區使用的門禁卡、停車卡等ID卡,被人們稱為感應式“磁卡”。ID卡的認證方式為只讀模式,采用的是ID號非加密認證模式。簡單來說,小區門禁ID卡的加密方式,類似于商場里存取貨柜的一個條形碼、序列號而已,很容易被復制。這種模式只對用戶序列號進行認證,并不需要密碼驗證,保密性能非常弱。
“不少小區的物業為了降低成本,就采用價格低廉的門禁卡。只要在網上購買一個門禁卡復制器,就能輕易地成功復制門禁卡。”業內人認為,目前很多小區所使用的門禁都只是安防的初級設備,技術含量很低。卡上的序列號原本就是可讀的,任何人只要持有讀卡器或者復制器,就能快速獲得序列號并且復制。
然而,隨著現代化小區的建設,門禁系統已成為保護我們住宅安全的一道正要防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幾個月,四季名苑居民進出家門的方式經歷了小小的改變:由自由進出變成了刷身份、視頻拍照后進門。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四季名苑視頻門禁系統正式啟用。
視頻門禁系統讓住戶放心 據了解,這套新的出入系統。只要用門禁卡在
道閘?“嘀”地感應一下,閘門自動開啟一次,身后人無法尾隨,通過的感覺有些像在地鐵站。據口岸派出所負責人介紹,用身份刷開道閘后,系統會自動記錄進出信息,同時正上方的攝像頭會自動拍照,記錄進出人員的相貌特征。業主在使用門禁卡時,也須進行身份登記。由于人員進出信息與*聯網,實時傳輸到警方后臺,**或在逃人員要想借此地藏身,無異自投羅網。
一位年約六旬的老太太進出還有些不習慣。“嘀”的一聲道閘松動,她未反應過來,直到保安提醒,才顫巍巍地趕緊通過。“裝上這個系統后,人員進出都能掌握,物業管理好做很多。”物管處保安表示。一位居民表示,實名制進樓,再也不用擔心隔壁住的是不是吸毒仔了。
視頻門禁系統的探索發展 1、傳統登記方式信息滯后
2008年以前,*管理旅業式出租屋,普遍采用AB本方式,頭一天工作人員在A本上手工填寫住宿者信息,第二天,再將A本送到派出所,換回B本繼續填寫。這種原始的填寫方式,不但容易出現登記錯誤,且信息傳輸滯后。*機關核對入住人員信息發現在逃犯前往抓捕時,客人早已退房。
自2010年,珠海市開始推行一證通,客人入住刷身份即自動登記,且安裝價格低廉,但隨后逐步因質量問題,無法與*聯網等缺點,淡出歷史舞臺。2013年,*機關開始推廣出租屋登記系統,在房東的電腦上安裝軟件后,由其填寫租住人員信息。這套系統盡管實現了*聯網實時傳輸,但太過依賴房東的自覺性,人員遺漏的情況仍不能避免。
2、推廣現代門禁系統需過費用關
視頻門禁系統是目前*機關采用的的人口管理工具,實現了強制性、自動登記、身份自動比對、文字和視頻信息雙重倒查。從zui開始簡單原始的AB本登記,到現在的現代化信息管理,我市*機關在出租屋登記及人口信息采集方面,曾進行了漫長曲折的探索。
3、改造升級需過費用關
早在去年6月,拱北*分局在春澤名園小區試點視頻門禁系統,由業主和租戶在物管登記身份后,使用門禁卡出入,出入信息實時記錄并有視頻拍攝,但未能實現身份刷卡,且沒有與*聯網,人員進出信息須經物管拷貝給*機關。去年8月,宏大花園的視頻門禁與香洲*分局實現了聯網,但有的單元樓未能實現刷身份開門。西海名苑的視頻門禁系統則做到了實時采集、傳輸、比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