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一次設備。目前國內生產廠家很多,其滅弧原理、操作機構和控制回路也是多種多樣,各有特點,尤其是防跳回路的設計更是千差萬別。如何把控制回路和防跳回路很好地結合起來,是工程技術人員zui關心的問題。本文根據多年的現場經驗和應用實踐,對目前比較流行的防跳回路接線和原理給予介紹,并就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1防跳回路的作用
a1防止因控制開關或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未能及時返回(例如操作人員未松開手柄,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粘連)而正好合閘在故障線路和設備上,造成斷路器連續合切現象。
b1對于電流啟動、電壓保持式的電氣防跳回路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防止因跳閘回路的斷路器輔助接點調整不當(變位過慢),造成保護出口接點先斷弧而燒毀的現象。這種現象對于微機保護裝置來說是不可容忍的,而這一點卻常被人們忽視。
2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線
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聯式防跳回路、并聯式防跳回路、彈簧儲能式防跳回路、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等。國產斷路器多采用串聯式防跳回路
斷路器多采用并聯式防跳回路。其中串聯式防跳回路zui合理,應用也zui廣泛,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還具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而燒毀的優點,這也是應用微機保護裝置*的技術條件。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斷路器跳躍的功能,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在執行防跳功能時,跳閘線圈長期帶電有可能燒毀。
2.1串聯式防跳回路
所謂串聯式防跳,即防跳繼電器TBJ由電流啟動,該線圈串聯在斷路器的跳閘回路中。電壓保持線圈與斷路器的合閘線圈并聯。當合閘到故障線路或設備上,則繼電保護動作,保護出口接點TJ閉合,此時防跳繼電器TBJ的電流線圈啟動,同時斷路器跳閘,TBJ的常閉接點斷開合閘回路,另一對常開接點接通電壓線圈并保持。若此時SK(5—8)或HJ接點不能返回而繼續發出合閘命令,由于合閘回路已被斷開,斷路器不能合閘,從而達到防跳目的。另外,當TBJ啟動后,其并聯于保護出口的常開接點閉合并自保,直到“逼迫”斷路器常開輔助接點變位為止,有效地防止了保護出口接點斷弧。串聯式防跳回路,如圖1所示。
2.2并聯式防跳回路
所謂并聯式防跳,即防跳繼電器KO的電壓線圈并聯在斷路器的合閘回路上(如圖2所示)。例如一個持久的合閘命令存在時,合閘整流橋輸出經Y3,S2,S3,S1,KO(2—1)接通。斷路器合閘后,并聯在合閘回路的輔助接點S3′閉合,啟動防跳繼電器KO,KO接點即由2—1位置切換到4—1位置,斷開合閘回路并保持。若此時線路或設備故障,繼電保護動作跳閘。但由于合閘回路已可靠斷開,從而防止了開關跳躍。
2.3彈簧儲能式防跳回路
如圖3,當一個持久合閘命令到來時,合閘電流經SK或HJ通過S3,K1,K1,S2,S1,YA1接通開關合閘。合閘后彈簧機構開始儲能,并聯在合閘回路的彈簧儲能輔助開關S3常閉點接通防跳繼電器K1,K1的常開點自保,常閉點斷開合閘回路。若此時線路或設備故障,繼電保護動作跳閘,由于合閘回路已可靠斷開,有效地防止了開關跳躍。
2.4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回路
如圖4所示,在合閘過程中出現短路故障時,保護裝置使斷路器跳閘,由跳閘線圈操動的常開輔助接點TQ2閉合,保持跳閘線圈繼續通電。跳閘線圈的常閉輔助接點TQ1斷開,切斷合閘回路,如果此時合閘命令繼續存在,也不會使斷路器再次合閘。合閘命令解除后,跳閘線圈失電,接線恢復原來狀態。
3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a1對于沒有防跳裝置的斷路器應加裝電氣防跳回路,串聯式防跳回路性能*,應優先采用,可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b1串聯式防跳繼電器的啟動電流線圈應按靈敏度不小于2選型,且安裝時應注意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的極性一致。
c1當保護裝置內部和開關操作機構都有電氣防跳回路時,推薦采用保護裝置內部的防跳回路,而將操作機構中的防跳回路甩掉,這樣使用可靠,維護方便。
d1對于彈簧儲能式操作機構,有人認為其儲能機構本身已具有防跳功能,似乎不必再加電器防跳回路。但儲能機構并不能防止因合閘接點粘連而造成的開關跳躍,又沒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燒毀的功能,所以還是加裝電氣防跳回路為好。
產品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用電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高壓斷路器在電力系統中擔負著控制和保護的雙重任務,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機械特性參數是判斷斷路器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
TPGKC-G高壓開關機械特性測試儀是拓普電氣以的《高壓交流斷路器》GB1984-2003為設計依據,參照電力行業標準《高電壓測試設備通用技術條件》第3部分,DL/T846.3-2004高壓開關綜合測試儀為設計依據研發生產的。為進行各類斷路器動態分析提供了方便,高壓開關機械特性測試儀能夠準確地測量出各種電壓等級的少油、多油、真空、六氟化硫等高壓開關的機械動特性參數。
術語定義
1、合-分時間
從接到合(分)閘指令瞬間起到所有極觸頭都接觸(分離)瞬間的時間間隔。
2、合-分同期性
各斷口間的觸頭接觸(分離)瞬間的zui大時間差異。
3、彈跳時間
開關動觸頭與靜觸頭在合(分)閘操作中,從*次合上(分開)開始到zui后穩定地合上(分開)為止的時間。
4、動作時間(觸頭動作時間)
從接到合(分)閘指令瞬間起到觸頭剛運動瞬間的時間。
5、彈跳次數
開關動觸頭與靜觸頭在分(合)閘操作中,分開(合上)的次數。
6、彈跳幅度
開關動觸頭運動過程中,動觸頭的zui大反彈值。
7、行程
分、合閘操作中,開關動觸頭起始位置到任一位置的距離。
8、開距
分位置時,開關一極的各觸頭之間或其連接的任何導電部分之間的總間隙。
9、超行程
合閘操作中,開關觸頭接觸后動觸頭繼續運動的距離。
10、過行程
分、合閘操作中,開關動觸頭運動過程中的zui大行程和穩定后行程的距離差。
11、剛合(分)速度
開關合(分)閘過程中,動觸頭與靜觸頭接觸(分離)瞬間的運動速度。
12、平均速度
開關合(分)閘操作中,動觸頭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行程與時間的比值。
13、金短時間
在合-分操作中,從所有極各觸頭都接觸瞬間起到隨后的分操作時在所有極中弧觸頭都分離瞬間的時間間隔。
技術參數
環境組別:屬GB6587.1-1986《電子測量儀器環境試驗總綱》中的Ш組儀器
工作電源:AC220V±10%頻率:50Hz±5%
環境溫度:-10°C~40°C相對濕度:≤85%
絕緣電阻:≤2MΩ
介電強度:電源進線對機殼能承受1.5KV1分鐘的耐壓測試。
時間測試范圍:1~499.9ms分辯率:0.01ms精度≤0.1ms
行程測試范圍:不限分辯率:0.01mm精度±1%讀數+2個字
速度測試范圍:15m/s分辯率:0.01m/s精度±1%讀數+2個字
直流電源選擇范圍:25-265V/10A分辯率:1V精度≤±1%
主機尺寸、重量:440×300×150(mm)5(kg)
附件尺寸、重量:440×300×80(mm)3(kg)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