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4月25日 16:42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點擊量:31
甘肅金昌:以智慧化改革破解停車難題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
金昌市作為西北工業重鎮,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0萬輛,停車設施供需矛盾日益凸顯。2023年實施的《金昌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通過"統一政策、分級管理"原則,構建起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相結合的多元化定價體系。在一類區域(昆明路至北京路圍合區域)實行"3元+1元"計時收費模式,24小時最高限價15元,通過價格杠桿引導車輛錯峰停放。該政策實施以來,城區主干道泊位周轉率提升40%,有效緩解了核心商圈的擁堵狀況。
在政策創新的同時,金昌市積極推進停車資源整合。2023年建成投用的城北停車場,作為全市最大的專業停車場,通過"地下停車庫+地上市民公園"的復合設計,提供449個常規車位和821個立體機械車位,配套90個充電樁,實現了停車設施與城市生態的有機融合。該項目采用PPP模式運營,社會資本參與度達65%,成為政府與市場協同治理的典型范例。
針對老舊小區、醫院等重點區域,金昌市探索出"政府監管+專業托管"的運營機制。在金川區杭州路市場,通過拆除違建大棚改建停車場,引入第三方運營團隊,實現62個車位的規范化管理。運營方采用"人工引導+電子計時"雙軌制,日間收費時段為7:00-22:00,夜間免費停放,同時為商戶提供包月優惠,使泊位周轉率從每日2次提升至12次。這種"疏堵結合"的管理模式,既解決了占道經營問題,又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停車需求。
在公共停車場領域,金昌市推行"智慧托管"服務。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車位狀態實時監測,運營方根據數據分析動態調整收費策略。例如在市人民醫院北側停車場,通過潮汐式收費(高峰時段提高費率),將午間車位利用率從35%提升至82%。同時,引入"先離場后付費"模式,市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繳費,車輛通行效率提高60%。
金昌市智慧停車管理系統以"城市大腦"為核心,整合道路泊位、公共停車場、配建車位等資源,形成全域數據網絡。該平臺接入1535處停車場、21.4萬個泊位,其中動態車位信息覆蓋率達92%。市民通過"金昌智慧停車"APP,可實現車位查詢、預約導航、電子發票等功能,無感支付比例已達40%。
在技術應用層面,金昌市帥先在一類區域部署高位視頻樁,通過AI算法自動識別車牌和車位狀態,替代傳統人工收費。例如在新華路商圈,803個路內泊位通過智能化改造,人力成本降低70%,逃費率控制在3%以內。同時,平臺與交通信號燈系統聯動,當停車場飽和度超過85%時,自動調整周邊路口信號配時,引導車輛分流。
通過三年專項整治,金昌市停車位總量從2020年的26.7萬個增至2023年的33.5萬個,車位比達到1:1.1。在民生改善方面,全市新增公共充電樁320個,老舊小區改造新增車位2100個,醫院、學校周邊"亂停亂放"投訴量下降65%。2024年啟動的"5分鐘便民停車圈"建設,通過地圖標注、指示牌引導等措施,讓市民步行5分鐘內即可找到停車位。
展望未來,金昌市將繼續深化智慧停車系統建設,計劃2025年前完成全市停車場數字化改造,實現"一網統管、一碼通行"。同時,探索"停車+充電+商業"的復合型運營模式,在大型停車場配套便利店、洗車服務等業態,提升綜合收益能力。通過政策創新、技術賦能與服務升級,金昌正逐步構建起"資源集約、管理精細、服務便捷"的現代停車治理體系,為西部城市破解停車難題提供可復制的實踐樣本。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