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4月03日 15:43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點擊量:39
在長三角北翼樞紐城市泰州,一場圍繞"停車難"的系統性治理正悄然改變著城市交通生態。通過整合存量資源、創新管理模式、植入智能技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正構建起"資源共享+精準引導+規范治理"三位一體的停車管理體系,為同類城市提供了可復制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
泰州打破傳統土地供給模式,將城市邊角地塊轉化為停車資源。在海陵老城區,通過改造閑置荒地建成的老高橋休閑廣場停車場新增泊位108個,既緩解了周邊居民停車壓力,又打造了城市微景觀。數據顯示,全市已建成各類泊位65萬余個,其中2024年新增公共泊位2233個,共享泊位3611個,有效提升了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
錯時共享機制成為盤活存量的關鍵一招。機關企事業單位夜間開放30%車位,商超白天提供員工停車位,老舊小區周邊道路實行夜間限石免費停放。這種"潮汐式"車位流動模式,使核心區夜間車位供給量增加1200個,商圈午間車位周轉率提升45%,真正實現了"白天商用車位夜間還民,夜間住宅車位白天共享"的動態平衡。
覆蓋全域的智慧停車平臺成為城市停車的"數字大腦"。通過接入地磁檢測器、視頻識別設備等感知終端,系統實時采集車位狀態數據,結合歷史停車規律和實時交通流量,構建起三級誘導體系:城市主干道電子屏提供區域車位概覽,支路路口終端顯示具體車場余位,停車場內部通過LED指示燈引導車輛精準入位。
移動終端應用讓停車服務觸手可及。市民通過"陵停無憂"等小程序,可實現"周邊泊位查詢-路線導航-預約支付"全流程操作。系統采用漸進式引導策略,800米外啟動區域級空位提示,300米內提供精確到車位的路徑規劃,配合AR導航技術,將平均尋位時間縮短至2.5分鐘。在海陵實驗區,該系統使違停投訴量下降63%,泊位利用率提升至82%。
泰州創新"城管+"協同治理模式,構建起"部門聯動+社區自治+商戶共治"的立體管理網絡。在西壩口商圈,通過劃定專屬卸貨區、設置違停自動抓拍設備、建立商戶信用積分制度,實現了"停車入位率95%、通道暢通率100%"的治理目標。針對醫院、學校等重點區域,實施"動態保留車位+應急通道智能管控"方案,確保急救車輛響應速度提升25%。
執法監管體系同步升級,建立"非接觸式執法+信用聯合懲戒"機制。通過高位視頻監控、無人機巡航等技術手段,實現違法停車行為自動識別、取證、處罰。對占用消防通道、長期占用公共泊位等行為,實施"一次警告、二次鎖車、三次納入征信"的遞進式管理,2024年累計處置"僵尸車"237輛,整治違停亂象4.2萬起。
泰州的停車治理實踐正從單一功能向多元服務延伸。通過碳積分激勵機制,引導市民選擇公共交通或遠端停車,試點區域綠色出行比例提升18%。車路協同技術的應用,使車輛在距停車場1公里處即可接收個性化引導方案,減少無效繞行。停車大數據還被用于優化公交線路布局、調整信號燈配時,推動城市交通系統整體升級。
這座水城慢生活的點范之城,正以智慧停車為支點,撬動城市治理的全面革新。通過技術創新與制度變革的雙輪驅動,泰州不僅緩解了"停車難"的民生痛點,更構建起可持續的城市交通生態,為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靜態交通治理提供了具有借鑒價值的"泰州方案"。歡迎咨詢科拓智慧停車關于江蘇省泰州市住宅小區、酒店旅館、購物商場、學校園區、辦公大樓、醫院診所、政府單位、旅游景點等場景的停車場車位引導解決方案、停車誘導系統、空閑泊位導航、車位探測器、車位檢測終端等業務。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