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6日 11:30深圳市連訊達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點擊量:16
講講PoE系統和802.3af(PoE)、802.3at(PoE+)、802.3bt(PoE++)三種標準。(來源深信服)
PoE的系統構成及供電特性參數一個完整的PoE系統包括供電端設備(PSE,PowerSourcingEquipment)和受電端設備(PD,PowerDevice)兩部分。POE交換機就是PSE設備,無線AP或者物聯網LoRa網關就是PD設備。兩者基于IEEE802.3af標準建立有關受電端設備PD的連接情況、設備類型、功耗級別等方面的信息聯系,并以此為根據PSE通過以太網向PD供電。
標準的五類網線有四對雙絞線,IEEE802.3af允許兩種線序供電方法:一種是在4、5、7、8線對上傳輸電流,并且規定,4、5為正極,7、8為負極。另一種供電是在1、2、3、6線上傳輸電源,極性較為任意,1、2為正極,3、6為負極或是1、2為負極,3、6為正極。POE交換機采用第二種供電線序,無線AP或者物聯網LoRa網關兩種供電線序都支持。
IEEE802.3af的工作過程:
1、檢測:一開始PSE在為受電設備供電前,先輸出一個低電壓檢測受電設備(PD)是否符合IEEE802.3af標準。
2、分級:當PSE檢測到符合要求后,會將輸出電壓進一步提高,來對受電設備進行分級,如果受電設備此時沒有回應分級確認電流,PSE默認將受電設備規為0級,為其提供15.4W的輸出功率。
3、供電:經過確認分級后,PSE會向受電設備輸出48V的直流電,并確認受電設備不超過15.4W的功率要求。
4、維護:更新實時功率,進行斷路檢測和單端口過載檢測,當受電設備超載或短路后,PSE停止為其供電,再次進入檢測階段。
IEEE802.3af主要供電參數:
直流電壓在44~57V之間,典型值為48V。典型工作電流為10~350mA,典型的輸出功率:15.4W。超載檢測電流為350~500mA。在空載條件下,需要電流為5mA。為PD設備提供3.84~12.95W四個Class等級的電功率請求。
IEEE802.3af的分級參數:
Class0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為0~12.95W;
Class1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為0~3.84W;
Class2設備需要的工作功率介于3.85W~6.49W;
Class3設備的功率范圍則介于6.5~12.95W。
為什么會有IEEE802.3at標準?
由于IEEE802.3af標準使受電設備(PD)上的PoE功耗被限制為12.95W,這就限制了以太網電纜供電的應用范圍。為了克服PoE對功率預算的限制,推出新標準:IEEE802.3at(也稱為PoE+),它將功率要求高于12.95W的設備定義為Class4,可將功率水平擴展到25W或更高。
IEEE802.3at與802.3af相比,802.3at可輸出2倍以上的電力,每個端口的輸出功率可在30W以上。受電設備PD可以到29.95W,PSE將為其提供30W以上的直流電源。PD以Class4分級的電流響應,告訴PSE是否能夠為其提供802.3at規定的較高功率。
IEEE802.3at(PoE+)主要供電參數:
直流電壓在50~57V之間,典型值為50V。典型工作電流為10~600mA,典型的輸出功率:30W。受電設備PD支持Class4的分級。
IEEE802.3bt(PoE++):
802.3bt規范引入了四種新的高功率PD分級(Class),從而使單特征類別的總數達到9個。Class5~8對于PoE標準而言是新的,并轉化為40.0W至71W的PD功率水平。
分級 | PD可用功率 | 分級 | PD可用功率 |
0 | 13W | 5 | 40W |
1 | 3.84W | 6 | 51W |
2 | 6.49W | 7 | 62W |
3 | 13W | 8 | 71W |
4 | 25.5W |
802.3bt可向后兼容802.3at和802.3af。一個較低功率802.3at或802.3af的PD可連接至一個較高功率802.3bt的PSE,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當一個較高功率802.3bt的PD連接至一個較低功率802.3at或802.3af的PSE,PD只需能夠工作在各自的較低功率狀態即可,這被稱為“降級”。
各類網線支持的PoE協議:
PoE | PoE+ | PoE++ | |
CAT 5E | √ | √ | |
CAT 6 | √ | √ | |
CAT 6A UTP | √ | √ | |
CAT 6A FTP | √ | √ | |
CAT 7 S/FTP | √ | √ | √ |
CAT 7A S/FTP | √ | √ | √ |
CAT 8.2 S/FTP | √ | √ | √ |
相關閱讀:支持交換機POE性能檢測工具:NetAlly Linkrunner G2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