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對環境影響最大的經濟活動之一。
2020年,90%以上的生物多樣性喪失與工業領域對資源的開采和處理有關。這些數據推動了行業轉型的現代化計劃和戰略,這些計劃和戰略基于提高環境效率、社會經濟效率的具體行動。
本文將介紹7項行動,讓工業領域在這些領域更具可持續性。
工業領域的可持續行動
顯然,該行業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在不放棄高性能生產的情況下,與氣候變化的影響作斗爭。
這就是為什么許多行動都與數字化和新技術的實施過程有關,使我們更接近智能工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實現最大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為了提高可持續性,工業領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行動:
1、使用可再生能源
促進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是該行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挑戰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光伏電池板的安裝提供了減少外部依賴的能力,同時有助于以較低的成本使用能源。
2、控制工廠和辦公室的能源消耗
使用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傳感器有助于控制生產工廠和辦公室的能源消耗。數字化提供了對消耗的實時控制和監控,通過智能空調系統、占用傳感器或由運動傳感器控制的照明等不同應用,鼓勵對能源支出負責。
3、延長資產壽命
為了減少生產故障,延長資產壽命,有必要通過預測性維護來避免事故發生。通過基于預測分析的詳盡控制和早期異常檢測,人工智能使保持質量控制和預測可能的設備故障成為可能。
4、廢物管理
作為廢物政策和促進循環經濟的一部分,在2030年議程目標的推動下,工業4.0有必要提出減少生產廢物的行動。數字化的另一個優勢是,其允許以循環和智能的方式管理廢物,連接生產流過程的不同部分,避免浪費。
5、優化工業生產
機器學習(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與MES(制造執行系統)等工具相結合,使得通過集中控制優化工業生產成為可能。通過智能傳感,提取必要的數據,實時了解生產狀態,預測可能發生的事件、中斷或浪費,并提高設備的有效性(OEE)。
此外,深度學習在工業4.0中的應用,使得在生產流程中識別新零件、確保敏感數據的安全或控制生產因素等成為可能。
6、高效的資源管理
這一行動旨在減少能源浪費,節省成本。現在可以對生產和管理資源進行數字監控和控制。通過新技術,可以通過單一平臺管理電力、水和天然氣供應,甚至在必要時影響供應鏈以優化資源。
7、推動環境教育
這些基于技術的行動必須輔之以可持續的行為、培訓和提高員工的意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促進負責任的環境教育,使行業能夠適應所謂的“行動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