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建筑物室內空間包括商業辦公空間和住宅空間兩個主要形態,對應到智慧空間領域,也就有了商業辦公智慧空間和住宅智慧空間兩種形態。這兩種形態究竟有哪些區別,今天由“大向聊智能”為大家進行分析。“大向聊智能”是千家智客創始人向忠宏在微信視頻號推出的個人IP,旨在傳播建筑與住宅智能化技術應用。
一、公共空間和私有空間的區別
商業辦公智慧空間都屬于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指能提供市民進行公共社交活動的場所,包括商業空間、公園、廣場、體育館博物館等公共建筑,范圍很廣。商業空間特指以商業經營消費活動為主的空間,辦公空間則是提供企事業單位辦公環境從事工作與配套生活支持的空間。
住宅空間屬私有空間及個人空間。住宅空間,無論是別墅豪宅室內空間,還是普通商品房、農民自建房的室內空間,都屬于私有空間,這種私有屬性是相對于社會人群而言,而不是針對家庭內部成員,住宅室內空間,對于家庭內部成員小范圍內,部分空間如客廳、餐廳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但我們仍將這些住宅空間空間劃歸為私有空間而非公共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酒店客房從其管理屬性來說屬于公共空間,2019年4月23日國務院令第714號《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定,明確將賓館、飯店、旅店等納入公共場所范圍,故飯店、酒店類餐飲場所屬于公共場所,酒店客房屬于酒店內不可分割的不部分,當然屬于公共空間,但這類公共空間與住宅客房無論在空間構成、功能用途、空間要素以及智慧空間系統組成都極其相似,我們可以理解為具有私有空間屬性的公共空間,同樣的情況還有餐廳包房、卡拉OK包房、茶室包房、麻將房、*室等。
二、智慧空間設計目的的區別
商業辦公智慧空間,是一套由相關智能硬件、軟件和云服務平臺組成,為室內空間提供感知、連接、存儲計算、交互、AI決策和執行功能的系統,可提供空間智能產品的運維管理、能源監測與運維管理、碳計算與碳排放運維管理,以及與空間內人的行為活動相關的資源管理、物業管理和業務流程管理,提升空間的靈活性、便利性、舒適性、安全性、藝術性和個性化服務能力,同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實現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智慧空間系統適用于所有空內空間,包括建筑物及飛機、車、船等內部空間。從商業智慧空間定義上可看出,商業辦公智慧空間的目的是實現愉快辦公,再加上相關的為顧客提供的休閑享樂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重點考慮運維管理的科學性。而住宅智慧空間的目的就是讓住宅內的業主用戶更好地休閑享樂,對愉快辦公以及空間的運維管理并沒有顯性的訴求。智慧空間設計目的不同,也導致了智慧空間要素分配上的差異,以及智慧空間系統的差異,典型的例子:在商業辦公智慧空間中,通常有視頻會議系統,但在住宅智慧空間中,則沒有這一系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影院系統。
三、場景模式的區別
住宅智慧空間(全屋智能家居)的場景模式比商業辦公空間的場景模式要豐富得多,一個智慧辦公空間,可能只需要上班模式、下班模式、午休模式、加班模式等少數幾個場景模式,但住宅內的一個智慧客廳空間,可能就是回家模式、離家模式、日間模式、會客模式、閱讀模式、電影模式、黃昏模式、月夜模式、娛樂模式、假日模式等上十種場景模式,并且可以靈活的進行個性化場景設置。場景模式的差別也是由空間內業主用戶的需求差別造成的。
四、場景呈現的顆粒度的區別
由于人在住宅空間這種私有空間內的相處時間更長、空間的親和力更強、空間的人機交互的表達更為細膩,所以,在場景模式的呈現效果上,住宅智慧空間的場景呈現的顆粒度要比商業辦公空間更細。例如,在住宅內的一個智慧書房空間,照射在書桌上的燈可能既包括用于照射整個書房的基礎照明的筒燈,也包括用于重點照射書桌臺面的射燈,還包括用于營造氛圍的燈帶,甚至,還有用于照射桌面一件陶瓷工藝品的小光束角射燈。而辦公智慧空間的員工辦公桌,通常只有基礎照明和重點照明兩組燈的照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并沒有聚焦照射臺面的光源,都只是屬于局部空間照明需求的一部分。
五、對智慧空間設計師的要求
智慧空間設計是比較復雜的,其包括空間準備條件、現場勘察標注、功能空間設計、網絡覆蓋設計、感知系統設計、全局智能設計、聲學設計、視頻設計、光學設計、暖通空調新風環境設計、全屋智能家電設計、安防與安全設計、低碳節能設計、陳設藝術設計、造景與綠植設計、場景模式設計等內容,要想全面掌握智慧空間設計的這些內容需要較長時間的專業學習和案例實踐。大向也正著編寫智慧空間設計的專業書籍,并發起組織相關團體共同起草智慧空間設計規范團體標準。
由于商業公共智慧空間和住宅智慧空間有明顯的區別,智慧空間設計師也必須掌握這兩種智慧空間的不同設計方法,由于住宅智慧空間的另一種表述就是智能家居,在中國已經經歷了23年的發展,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設計理念和豐富的設計實施案例,智慧空間設計師有更多的學習參考案例,而對于商業公共智慧空間來說,則屬于一個相對空間的市場,需要更多專業人士在理論研究、設計規范、方案實施方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