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監控的應用特點
1、單位分布較廣,部門較多,網絡環境復雜
從一個城市的角度來看,銀行網點分布較廣。同時原有業務系統網絡環境復雜,銀行內部網絡目前在廣域網連接上大多數采用運營商的線路。在銀行網絡的數據鏈路層主要采用HDLC、PPP、ATM、幀中繼、CPOS、MSTP等通用協議,在網絡層主要采用IP協議。復雜的網絡環境對監控系統的網絡適應性提出了較高的需求。
2、具有比較高的報警聯動需求
銀行在開展業務時,對安全性的要求較高。在銀行營業網點以及各部門中大量設置了門磁,紅外,煙感,玻璃破碎器等各種類型的報警探頭,同時也有與*系統聯動的報警觸發裝置以保證銀行各時段的安全。
3、對圖像效果要求較高
銀行業務牽涉到金融交易,在進行視頻監控時,對視頻圖像的成像效果要求較高,低劣的圖像質量無法滿足應對出現業務糾紛、現場*等情況的錄像取證需求。
銀行監控系統的大致分類
1、柜臺監控
柜臺監控的對象主要是柜臺業務操作以及交易人。一般來講,監控效果需要比較清晰地反映柜臺操作人員操作情況以及相對應交易人的外貌特征,有效防止業務糾紛以及搶劫*,一旦出現上述狀況則需要通過監控系統調取錄像進行取證以獲得*手的現場資料。
2、營業場所監控
營業場所監控主要對象是銀行交易大廳、出入口的人員活動情況。一方面對銀行營業狀態、人流情況有比較好的監控效果,另一方面也人員活動情況、路線有比較直觀的監控效果。
3、自動柜員機ATM監控
自動柜員機由于無人值守,因此除了監控ATM人員操作情況外,還包括諸如監控圖像被遮擋、柜員機設備異常(例如覆蓋操作鍵盤、出鈔口堵塞等)等情況的報警。
4、銀行內部重要場所監控
除了營業環境外,銀行內部諸如金庫、數據中心等重要場所,也應納入銀行視頻監控系統環境之中。
銀行監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1、越來越需多地需要集中管理,數字化趨勢明顯
傳統的銀行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主要是分營業地點分別建設,每個分行、支行、營業網點分別建立監控中心。在這樣的環境下,給統一管理、設備維護、事后取證等需求十分麻煩。目前,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建設統一管理系統,數字化趨勢十分明顯。
2、對本地瀏覽圖像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
由于銀行環境的特殊性,對柜臺操作、交易對象、往來人群的監控圖像要求越來越高,從zui初的CIF圖像效果已基本都提高到D1圖像效果。
隨著數字監控系統的漸漸普及,近來百萬像素圖像乃至高清圖像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銀行監控不光要“看的到”,而且越來越要求“看得清”。
3、進行取證時對圖像的效果要求越來越高
上一點我們提到銀行監控對監控圖像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又強調了“本地瀏覽”。這是因為在本地局域網環境下,監控系統擁有足夠的網絡帶寬,本地實時瀏覽時沒有瓶頸,當然可以保證本地高清監看。但在整個銀行系統的復雜網絡環境下,帶寬資源有限,中心監控室如果全部采用高清圖像實時瀏覽是不現實的,因此提出了低碼流傳輸實時視頻,高碼流前端錄像的業務模式,即中心監控平時只瀏覽低碼流圖像以適應網絡帶寬,而當有事件發生需要取證時,通過調用前端高碼流的錄像以獲得*的取證效果。這就是所謂的“雙碼流”工作模式。傳統監控系統為了實現監控效果和錄像存儲空間的平衡,采用的“雙碼流”工作方式,一般來講是采用高分辨率視頻瀏覽,低分辨率視頻存儲,這樣的方式給時候取證帶來了比較多的困擾——經常可以看到取證的圖像中,交易對象臉部特征一片模糊,只能分辨出對象的發型、服裝顏色等基本特征——越來越不能滿足取證的需要。隨著存儲設備和存儲介質的成本越來越低,大容量存儲技術漸漸應用到數字監控系統中,銀行監控也慢慢轉向了“低看高錄”的業務模式,在實時視頻監看特別是在遠程實時視頻監看時對圖像質量要求不高(只要求能看到“事情發生”),而進行取證(錄像調看)時,對圖像質量要求較高(調看錄像時要“看得清”)。
4、ATM監控的智能化趨勢
由于ATM設備分布比營業網點分布范圍更廣,基本無法實現人員值守,對ATM設備的監控漸漸提出了一些智能應用需求。例如:設備附近人員徘徊報警、人員聚集報警、操作人員的人臉識別等。
銀行監控系統發展的必須面臨的問題
1、監控系統從模擬向數字高清升級、擴建的普遍兼容性問題
由于銀行監控系統普遍建設較早,多數采用模擬監控。在進行系統數字化升級、擴容時,原有監控系統的整合具有原有設備類型、型號復雜的特點,往往在同一個營業網點會同時出現模擬攝像機+板卡式DVR、模擬攝像機+嵌入式DVR、模擬攝像機+視頻服務器、數字攝像機、高清數字攝像機并存的情況。在進行建設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新建平臺的設備兼容性。
2、現有網絡環境無法滿足高清視頻數據傳輸需求
前面提到過,銀行監控系統的視頻統一平臺建設趨勢明顯,同時高清晰視頻監控趨勢明顯。由于銀行內部網絡環境復雜,同時又要求視頻系統數據傳輸時不能影響到業務系統的運行,帶寬有限。因此在高清視頻環境下,目前銀行系統各分支機構之間的內部網絡環境很難滿足3、數據傳輸需求。
無人值守智能監控的靈敏性和準確性有待提高
智能系統目前而言,只是一個趨勢。整個監控行業,智能化處理依然存在有報警靈敏性不足,準確率較低的問題,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沒有主流應用。本文對智能化應用將不作詳細闡述。
NVR設備在銀行監控系統中的應用
在討論NVR設備在銀行監控業務中的應用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NVR設備。
NVR(NetworkVideoRecorder)是一種被認為終將取代DVR(DiskVideoRecorder)的設備。從字面意義上可以看到,二者都是視頻存儲設備,而NVR更為強調了“網絡(Network)”,也就是說,NVR設備更為適應網絡。因此可以簡單理解二者的區別:DVR設備注重的是視頻的數字化存儲,NVR設備除了包含DVR擁有的數字化存儲功能外,更為注重數字化視頻的網絡應用。
NVR的優勢
1、前端多樣性
NVR產品的前端與DVR不同。DVR產品前端就是模擬攝像機,可以把DVR當做是模擬視頻的數字化編碼存儲設備,而NVR產品的前端可以是網絡攝像機(IPCamera)、視頻服務器(視頻編、解碼器)、DVR(編碼存儲),設備類型更為豐富。在銀行監控業務中,它既可以接入原有模擬系統的DVR設備,也可以接入數字化系統的視頻服務器、IPCamera以及更高的高清攝像機。
2、網絡適應性
NVR產品更為注重網絡應用,因此該類型設備更加注重視頻在網絡中的傳輸效率。相比之下,DVR產品在網絡環境下,往往傳輸效率不高。
3、流媒體應用
視頻數據編碼后,在網絡中往往利用流媒體技術。該技術通過對視頻流的碼率、幀率的控制,使視頻在不同的網絡帶寬環境下達到比較好的傳輸效率。而流媒體(streamingmedia)本身的數據特征可以產生更多的應用模式,甚至能輕易地嵌入到其他業務系統中成為業務系統的一部分。因此,通過流媒體和數據庫技術的結合,可以使視頻數據在其他業務系統中更為容易調用而產生更多的應用模式。
4、分布性
前面我們提到,在銀行監控系統中,網絡帶寬的限制是整個監控系統統一整合的一大瓶頸。龐大而持續的視頻流數據無法像業務系統數據一樣通過網絡集中到中心進行存儲、調用。因此,在建設銀行監控系統這樣大型的監控系統時,往往需要采用分布式多層結構來適應網絡環境。分布式系統可以將監控系統的視頻數據存儲和轉發壓力分攤到各個“節點”,同時又能對各個“節點”進行統一的管理。通過NVR設備,可以組建一個以NVR設備為“節點”的分布式網絡,從而更為適應現有的網絡環境,有效降低中心節點的網絡傳輸和數據存儲壓力。由于NVR系統構建監控系統時,具有前端設備選擇范圍更廣、更為適應網絡、應用能力更強的優點,銀行監控系統在不遠的將來對于NVR系統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廣泛。在此情況下,銀行業務對監控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系統發展的方向。可以預見,未來基于NVR系統的高清監控必將成為行業應用的趨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免費注冊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業更多資訊查看安防行業供求信息凸顯安防行業自身價值
馬上注冊會員
-
想快速被買家找到嗎
只需要發布一條商機,被買家找到的機會高達90%!還等什么?
馬上發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