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檢在中國是一個比較新的行業,發展也就就10多年的時間,從臺應用于非航空場所的進口品牌的金屬探測門進入中國市場,人們對這些設備的用途還是非常陌生的,隨之而來的便是意大利啟亞、美國蓋瑞特和芬蘭麥特的激烈角逐,有了他們的競爭,國內的企業也開始做研發,2002年前后,國內誕生了家自主品牌的金屬探測門生產商,隨后,安檢行業變開始了百家齊放的變幻。
1、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經過10多年的發展,自主品牌金屬探測安檢門的品質得到的大幅度提升,從初的功能較少到現在的比肩進口品牌的功能設計,滿足了各類用戶的需求,產品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例如:2015款新式33區位金屬探測安檢門,就是維和時代的新成果。
2、行業大軍急速擴張:制造行業一旦逐步成熟,行業人數就會飽和,截止2013年,金屬探測設備制造行業從業人員已經趨于飽和,并且有膨脹的趨勢,人數過量導致的結果就是惡性競爭的加劇,讓行業利潤率大幅度下降,從而實現行業的平衡。
3、生產力大幅提升:10年前,生產一臺安檢門花費的代價是很大的,由于當時行業不成熟,各類供應鏈都不成熟,很多工作要靠人工一步步解決,導致制造方面難度較大,尤其是在線圈的制作方面,那時候都是手工繞線后再固定,費時費力,還不規則,如今有了線圈支架等專業的供應鏈,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解決了線圈的繞線規整問題,讓金屬探測門的性能更加穩定。
十年變革,以上三點可算是變化大的,也是行業發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