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08月21日 16:40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點擊量:2179
前言
智能家居App是智能家居可移動化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它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一些家庭的生活習慣。盡管伴隨著手勢、語音等控制方式的不斷引入,不少人開始唱衰手機、平板等移動智能終端控制,認為它們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不可否認的是,智能家居App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便不像DropCam創始人所認為的“到頭來還是軟件為王,硬件只是軀殼”,至少在可視化管理、遠程監控等方面“無它能出其右”。
不過,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智能家居APP中都有什么區別,而眾多App中哪一款又用呢?下面,我們不妨橫向對Wulian智能家居、小米智能家庭、Nest以及SmartThings等四款較具影響力的智能家居App進行對比,來體驗現階段智能家居App的*之處。
一、四款App背景介紹
為什么選擇Wulian智能家居、小米智能家庭、Nest和SmartThings四款App?在正式體驗之前,先來看看它們的來頭。
Wulian智能家居、小米智能家庭是iphoneAppStore中搜索“智能家居”,排名zui靠前的兩款智能家居App,Wulian智能家居更是下載量排第名一,并且它們的開發公司物聯傳感和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物聯傳感是中國物聯網企業和ZigBee聯盟亞洲地區的*董事會成員,而后者可以說是國產智能手機的*。
而之所以選擇Nest和SmartThings 作為國外智能家居App體驗的對象更易理解。2014年初,Nest公司被32億美金收購,8月SmartThings公司則被三星2億美金收購,二者能被大公司看中,“軟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二、體驗環境
本次體驗所采用的設備并不是iPhone,而是基于IOS8.3系統的更大屏的iPad。盡管沒能在iPadApp Store中找到小米智能家庭和SmartThings Mobil的iPad版,但iPhone版本的軟件在iPad上依然可以正常運行,除了尺寸上存在一些黑邊外,不影響實際操作和各項功能發揮。
三、視覺設計
1、桌面圖標
對比幾款App的圖標,除了SmartThings外,其他三款無一例外地采用了“象形房屋+公司Logo或首字母”,標識度較高,如Wulian智能家居的房屋下面是“Wulian”首字母“WL”;小米的則是將小米Logo放到屋中;Nest下面是一個鏤空的“N”等。不過,從設計美感的角度而論,小米智能家庭和Nest明顯要比其他兩款更和諧。
2、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方面,主色調基本與桌面圖標相吻合,如Wulian智能家居界面以竹綠色為主,Nest是天藍色。不過,小米智能家庭與SmartThings較為特殊,盡管它們的圖標分別為薄荷綠和“白色+彩色漸變環”,主操作界面卻分別以白色(薄荷綠成了配色)和灰色為主,雖然特殊但并無特色,雖有特點但并無亮點。
小米智能家庭和SmartThings的操作主界面,視覺上并無亮點
Nest主頁以天安撫色天藍色為主,與桌面圖標較為一致,給人以寧靜、清新、自由之感,讓人感到放松自由和豁達
從視覺效果的角度來看,Wulian智能家居無疑zui為成功,不但界面自然簡潔,而且蘊含深意。綠色從視覺上會傳達出“清新、希望、安全、平靜、舒適、生命、和平、寧靜、自然、環保、成長、生機、青春、生命”,與智能家居為現代家庭營造安全、健康、綠色、舒適的家庭環境相契合。不過,極簡的色彩和線條運用,加上方形框架排列,略顯不夠飽滿。
Wulian智能家居采用竹綠色,配合方、圓線條,非常簡潔,但方形框架固定排列格局,略顯單調
四、功能布局
從目前來看,在智能家居硬件方面,尚未出現足以定義智能家居的驚人功能,大家基本都是圍繞“遠程、定時、場景、聯動、記憶、學習”等做文章。然而,即便如此,真正呈現出來的體驗效果也有很大差異,軟件的功能布局就是影響用戶體驗效果的一大因素,功能布局合理,能夠抓住用戶的需求點,智能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奔著業內所說的“雞肋”而去。下面來看一看幾款App功能布局的差異。
1. SmartThings
SmartThings在去年被三星收購聲名大振,但若想它有太多令人喜聞樂見的功能并不現實。事實上,SmartThings在功能布局上仍是簡潔風格,主要部分只有三項:首頁的添加設備;首頁右上角的場景調整;首頁左上角的抽屜式菜單。而在左上角抽屜式菜單中的內容分別為:商店、賬戶和支持。整體來上,它zui大的特色之處在于可以通過發送一些特定的短語來執行特定的場景,并且可以編輯短語以及所聯動的場景。
2.Nest
而與SmartThings較為相似的是Nest。在首頁部分,二者幾乎一樣,首頁極簡,分為模式,添加設備,設置(賬戶信息、緊急通話和添加產品)以及下彈式菜單(賬戶頭像、信息、賬戶設置和支持)。Nest功能布局上體驗感覺要更簡于SmartThings,但卻少了“Shop”內容,并且能添加的設備以單品為主,比較有限。
Nest首頁,秉承極簡風格首頁右上角的賬戶信息
首頁左上角的彈出式菜單及首頁的添加產品,從上可以看出添加的產品很有限,主要是Nest以及被Nest收購的Dropcam等單品。
3.小米智能家庭
相較而下,小米智能家庭同樣簡潔,從首頁基本能夠了解它的三個部分功能:我的設備;小米商城;個人中心。不同的是,小米智能家庭的菜單直接以軟件下方的導航來呈現,更簡單直接。換言之,我們更容易從中進行操作設備、購買小米產品(包括小米主打的手機等一切小米產品)和設置個人信息。
5.Wulian智能家居
下面再來看較為簡潔的Wulian智能家居。相比之下,這款App的確有點另類,它的首頁呈現的并沒有添加設備,而是排列的過于正式“場景(快捷方式)、推送信息、內部社交、網絡信息和監控”,分別要實現功能再明確不過:“快捷操作某些設備、zui快知曉家中某些設備呈現的信息、家人之間的遠程交流、網絡上的一些新聞和遠程監控”。
不過,從實用角度來看,快捷場景、推送的報警和其它信息、監控都至關重要,因為我們不但想很簡單地操作家中的一些設備,而且想知道家中的實時狀況,但是內部社交和網絡信息與移動社交和網絡比起來并沒有不可替代性,作用相對較小。
另外,Wulian智能家居同樣采用了抽屜式的菜單彈出方式,以便于單手操作(左手操作方便,右手操作就有點尷尬)。值得一提的是,Wulian智能家居彈出式菜單中“設備”下一級菜單的檢索功能對涉及較多設備的智能家居可謂十分有必要,無論設備有多少,只需輸入關鍵詞便可快速找到所想控制的設備,這是目前極為少見的。
Wulian智能家居的抽屜式彈出菜單
設備菜單中的檢索功能,可快速找出所需要的設備,做到多而不亂
五、操作友好性
操作友好性通常指操作過程中軟件在視覺或聽覺方面反饋的感覺,在這里我們將觸覺的易用性納入其中,以便于更好地進行橫比。由于基本沒有考慮硬件、無線通信技術等因素,所以我們這里討論的操作友好性不從硬件響應的時間差來比較,而是直接從App設計及智能家居應有的一般操作來體驗主流App的智能效果。
1.設備添加
從硬件到軟件銜接的角度來看,軟件操作的首要步驟是添加設備,以為對硬件設備的管理做準備,所以添加設備是操作友好的關鍵一步。顯然,小米智能家庭、Nest、SmartThings的首頁中將添加設備作為主要點使整個軟件看起來都十分符合大眾需求。相比這下,Wulian智能家居要稍復雜一些。
小米智能家庭、Nest、SmartThings的添加設備功能都在首頁較為顯眼之處進行,相對比較簡單,其中小米智能家庭具有圖文并茂的操作步驟,SmartThings則在添加設備的時候,軟件會給予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告訴用戶如何完成設備的添加,Nest也與SmartThings類似。總之,三者設計都比較人性化。
Wulian智能家居需要在設備右上角的加號找到添加設備選項。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其添加設備不在首頁,但添加過程還是比較友好的,版同樣增加了圖文教程,用戶可以根據教程逐步添加。
2.基本設備操作
相比設備添加,在基本的設備操作方面,Wulian智能家居和SmartThings更為簡單和快捷。小米智能家庭、Nest添加設備較為簡單,但基本以單品為主,所以即便能夠在首頁完成一些設備的操作,場景功能較為單薄。相反Wulian智能家居和SmartThings都是提供的場景和情景橫式,能夠快速完成一鍵完成多個設備的管理。
3.信息反饋
通常情況下,我們并不僅是想主動地控制家中的設備,而且也想了解家中設備自身所呈現的狀態,簡而言之,我們還想明白家中無人家中的設備是否還在工作,家中有沒有遇到特殊情況,家中的環境質量如何等。所以,App提供的操作方式很重要,能夠反饋給我們的信息同樣重要,那么哪一款智能家居App做的呢?顯然,是Wulian智能家居。
Wulian智能家居的首頁雖然比較簡單,但從實用角度來看,它卻通過語文字形式呈現了相關信息的即時反饋,如有人按門鈴、室內空氣質量和溫濕度等,而這些信息在其他幾款軟件中并沒有太明顯的說明。
Wulian智能家居首頁的信息反饋
六、特色比較
除了上面所說的細節外,zui后再來看一下幾款軟件的主要特色功能。雖然幾款軟件都是智能家居軟件,目的都是為了管控家中的智能設備,但仍然存在很大差異,尤其在創新方面更是各有所長。下面,通過它們的整體設計,來說一說幾款軟件較為*的地方。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小米智能家庭的較為*的點在于將小米商城看的十分重要;SmartThings可能添加設備、警報和動作;Nest則保留了它的計劃,堅持平臺本色;而Wulian智能家居不僅是行業支持Apple Watch的智能家居App,而且擁有搖一搖、GPS場景等行業其他同類軟件所不具備的特色功能。
小米智能家庭中的小米商城
SmartThings可以添加設備、報警和動作等內容
Nest的計劃被延續到了App中
Wulian智能家居是業內支持Apple Watch的App,通過蘋果智能手表同樣可以實現智能場景控制
Wulian智能家居彈出式菜單中的[發現],包含GPS場景和搖一搖。GPS場景可根據地點、距離來設定場景執行的精度;搖一搖則可通過搖一搖來設定設備或場景所要完成的命令。(圖如下)
GPS主要功能為:設定目的地以及與目的地的距離(100米、500米、1000米三種選擇),通過GPS定位實現某些場景功能智能觸發,主要分為靠近執行和遠離執行兩種模式。例如距離目的選擇100米,靠近執行場景為“回家”,遠離執行為“離家”,目的地設為自己家,那么當我們進入我們家周邊100米的時候,“回家”場景就會自動執行,走出100米則會執行“離家”。
搖一搖既可以控制場景,又可以控制設備,例如場景選擇“回家”,設備選擇“紅外入侵探測器”關閉,在軟件運行中搖一搖手機,則會執行“回家”場景,并同時關閉“紅外入侵探測器”。
另外提得一提的是,Wulian智能家居更具特色,支持多國語言,如英語、俄語、葡萄牙語、希伯來語等,這可能與他們在世界多國有大批忠實用戶有關。
俄語版Wulian智能家居
七、總結
作為目前智能家居的幾款主流App,Wulian智能家居、小米智能家庭、海爾U-home客戶端、Nest和SmartThings 都有自己的特色,但通過上面的一系列比較,不難發現,這些App實際上與其公司的發展戰略相吻合。
Nest和SmartThings 與它們企業風格一脈相承,是極簡的代表,Nest在開源之后,由單品轉向更加注視平臺策略,SmartThings則仍是以平臺為主;小米智能家庭在添加設備上在國內較為突出,但并不能稱得上純粹的智能家居App,同時小米商城也使它更像是為小米未來發展打造一款軟件,而不是為用戶;而Wulian智能家居雖然操作界面略顯單調,但功能比較齊全,具有范,支持多國語言,且整體上也更加接地氣,具備快捷場景操作、信息提醒以及搖一搖等特色功能,并能夠潮流,支持Apple Watch,十分適合眼下用戶需求。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3121000.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