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的平安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得展開,建設思路也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伴隨著人們對建筑安防系統的愈發重視和建筑業及建筑智能化行業的積極發展,傳統建筑的智能化改造以及新建建筑的智能化投資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作為建筑智能化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安防智能化市場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引誘下,智能建筑中的安防技術也將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
集成一體化大勢所趨 在我國,樓宇智能化發展相對較晚,真正形成規模的發展是在20世紀90年代,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特別是在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寫字樓、智能小區建設速度很快,在大中城市,智能化系統已相當普及,成為住宅、社區等的必配設施。據國外媒體預測,近期在中國興建的大型建筑將占的一半。
近幾年,商業樓宇化已經從寫字樓發展到了住宅,它以現代建筑為平臺,以計算機為核心,以通信網絡為支撐,綜合運用了現代控制技術等多種手段,將消防報警、安全防范、寬帶、中央空調、綜合布線等系統融為一體的建筑。
1、智能樓宇的發展趨勢
智能化建筑作為一種新事物、新技術,它一直處于較快地發展進程之中。回顧智能建筑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它是一個由獨立體系向綜合體系過渡的過程,是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轉化的過程,是由復雜化向簡約化邁進的過程。由此可見,中國智能樓宇必將是朝著集成化、平臺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談到智能建筑,安防技術是不可避免的話題,據調查,2012年以來,一棟智能建筑其中安防部分占整個智能建筑的25%以上。可見,智能樓宇的發展離不開安防技術,而安防技術的提高必將促進智能樓宇的發展。
2、安防技術的發展趨勢
受益于“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等政府公共安全項目所產生的穩健需求,及安全意識的提高,民用市場井噴式的發展都會加速安防整個市場的快速發展。從技術角度來說,未來安防行業將朝著集成化、平臺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3、多領域的深層次融合
在未來數年的智能樓宇及安防市場中,其技術焦點越來越多地集中于網絡集成一體化方案。這就是多個系統合用一個用戶接口,跨平臺共享數據庫,而單獨設計的獨立系統及其單配的各種制約將會很快退出行業歷史舞臺。集成一體化的定義可理解為:為有效完成一件或一批任務而在各獨立的系統、計算機和各種硬件設備中共享其各自所有的信息、數據、系統特點和功能。
集成一體化消除了原先以人工在各系統、計算機和硬軟件設備之間建立的連接,這就可通過在多個平臺間處理信息,以快速、有效地提供所需信息來完成用戶要求。集成商們需要理解客戶的商業需求來創建更全面的綜合安防系統。一體化方案必須具有以下特點:更簡單,更快速,更安全和*。集成商和終端用戶還應多多關注安防范疇以外的通訊和信息技術。
智能建筑中的子系統比較多,涵蓋了視頻監控、一卡通系統、防盜報警、樓宇對講等等,能否有效的將其整合聯動,是打造智能建筑的關鍵。而安防技術的發展也避免不了與多種領域技術的集成使用。比如說,目前比較成熟的是門禁系統與監控系統的集成,即視頻聯動門禁系統。
zui后需要理清的是聯動一般分為硬件聯動和軟件聯動。硬件聯動即前端的物理連接集成,就是一些簡單的開關量信號做一些聯動,比如消防火災發生報警,消防系統給門禁系統一個開關量信號,門禁控制器隨后根據開關量信號對消防門做相應的開關。另外一種就是軟件的集成,即設置一個大型的軟件綜合控制系統,將各個子系統的相關數據在平臺顯示。由于目前產品標準的不統一,很難實現軟件集成。但是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軟件集成也勢在必行。
多系統的平臺化管理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的發展,單個系統的獨立管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如門禁系統、監控系統、報警系統、樓宇對講系統等,單獨的使用會給管理操作人員帶來巨大的工作量,使管理出現問題。因此,多種技術的集成開發、平臺化管理已然成為商業樓宇向前發展的必然過程。如可以把門禁系統、監控系統、樓宇對講系統等集成到一個大的平臺下,實現統一管理,分權操作,大大簡化了系統資源的占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之所以說平臺化將是安防企業提升和掌握核心技術的關鍵,是因為在行業化和集成化的趨勢下,在各個廠商在推廣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的時候,需要對前端到后端的產品線進行整合,這就離不開軟件平臺極其配套的硬件設備的支持。目前國內的主流監控廠商基本都具備自己的軟件平臺,不同的是這些平臺的定位和規模大小都不太一樣,在這些軟件平臺廠商中,有的是純軟件提供商,而有的則會搭配一些后端硬件如,IPSAN、服務器、大屏等來進行綜合提供。從應用層面分析,中國安防行業的軟件平臺分為*應用類、行業用戶類和運營服務類三種。
總而言之,未來幾年,平臺軟件成為以監控為主營業務廠家的標配,不同的是有的平臺具備運營級別的實力,而有的目前還處于客戶端的階段。平臺軟件的技術也在飛速發展,分布式部署、B/S架構、多域架構、中間件、嵌入式系統及數據庫的應用等較為*的理念都已經在不同的平臺中有所體現。
多技術的組合應用
在未來,單一技術的應用明顯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往往需要多種技術的結合使用來達到不同的功能需求。近年來,智能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尤為突出。
就視頻監控而言,智能化是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分析和處理,并能與業務流程智能化集成,繼而主動做出響應,也就是從“看得清”向“看得懂”轉變,并且將安全防范從事后分析轉變成事前預防,大大提高了安全等級。
高清之后,無疑下一個技術熱點就是智能化技術。我們所談的智能化更多地出自視頻分析產品廠商或者CCTV供應商,其實,安防智能化不僅僅是指視頻智能分析,也會是系統層面的、整個安全層面的智能化,視頻智能分析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化的實質將是來自于機器視覺和設備級智能的末端智能,逐步引申到系統思維的一個全面的過程。這樣來看,安防智能化需要以集成化為基礎,如果沒有集成化的安防環境,所有智能化只能是末端的設備級智能,而只有系統間集成環境形成,才能從設備級的末端智能化逐步上升成覆蓋整個建設項目的系統級智能化。
從目前安防智能化中應用zui成熟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發展來看,它能在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通過對攝像機拍錄的圖像序列進行自動分析來對動態場景中的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和判斷目標的行為,做到既能完成日常管理又能在異常情況發生的時候及時做出反應,從而解決了傳統監控工作量大、效率低、反應速度慢等問題,其優勢顯而易見,也是推動整個安防智能化zui為關鍵的技術之一。
智能安防出現的一個關鍵性智能技術便是生物識別技術,從前幾年如火如荼的指紋識別到現在的人臉識別、靜脈識別、掌紋識別及瞳孔識別等,都給智能安防的發展帶來了轉折性的改變。比如說指紋、靜脈、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極大的提高了門禁系統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另外,zui近人臉識別與視頻監控技術也結合的越來越緊密。人臉識別監控技術即針對視頻監控中運動、姿態、光照等巨大變化和清晰度低下等條件下的人臉識別難題,通過使用時域濾波器和多視角主動表象模相結合的人臉特征點跟蹤方法;基于線性朗伯體特性、由單張正面光照樣本生成多光照人臉圖像的方法;一種結合字典學習和圖像自相似性先驗知識的核回歸圖像超分辨率重構方法;以及一種基于稀疏特征點和L1范數約束的快速三維人臉重建算法等,有效解決了在復雜背景和動態視頻里存在的姿態、光照、表情、視角、運動、圖像清晰度等變化條件下的視頻序列人臉識別和認證問題,顯著提高了大姿態變化的人臉識別準確率。
除此之外,隨著國家對“綠色節能”口號的提出,智能建筑及安防技術也勢必會向著這個方向靠攏,比較典型的就是利用太陽能代替常規能源;3G/4G技術的興起也給智能建筑及安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視野。“無線”產品也將會是未來產品的主流方向。
結語 可以預見,在未來智能樓宇及安防技術的發展中,系統多模態融合、多產品形態結合、智能化、平臺化、集成化將成為智能建筑中安防技術的主流發展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新技術也會層出不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便捷。(文/富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馬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