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三星紅外槍機
:李殷杰,: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一、概述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是我國安全防范領域*部內容完整、格式規范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該規范總結了我國安全防范工程建設2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吸收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技術成果,是一部既具有實踐性、適用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工程建設技術標準。
該規范對安全防范工程的現場勘查、工程設計、施工、檢驗、驗收等各個環節都提出了嚴格的質量要求,較好地貫徹了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對我國安防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該規范的貫徹實施,對于確保安防工程的質量,維護公民人身安全和國家、集體、個人財產安全,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
該規范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安全防范工程設計、高風險對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普通風險對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安全防范工程檢驗、安全防范工程驗收。
該規范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共有8章,36節,384條,501款。其中91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一) 制定《規范》的背景及編制過程
1.立項背景
安全防范工作是*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安全防范行業已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經濟產業。由于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安全需求的全面增長,特別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同時規劃建設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已成為安防業和建筑業的共同需求。和消防安全系統一樣,技術防范系統是保護公民人身安全和國家、集體、個人財產安全的重要防范設施。與消防系統工程不同的是,我國消防工作上有消防法,下有一系列配套的消防產品標準和消防工程標準,消防工程的建設一直被納入工程建設的計劃管理之中,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的設,由于起步較晚,法規尚不健全,一直未能正式納入國家工程建設的計劃管理之中,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我國安防事業的發展。TC100成立十多年來,已先后制定了4項關于風險等級和防護級別的行業標準、兩項關于安防工程設計規范的國家標準和三項安防工程管理行業標準。根據我國標準化法的有關規定,產品標準與工程建設標準分屬于兩個標準體系,標準的主管部門也不同,而TC100以前制定的上述標準,基本上是按照產品標準的模式經國家*和*部技術監督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標準的內容、格式不符合工程建設標準的相關要求,未納入國家工程建設的標準體系,也未得到建設部的批準和認可。因此,在標準實施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
當前,我國安全防范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除生產研制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的企業外,從事安全技術防范工程設計、施工、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的企業遍及全國各地,特別是智能建筑業的迅速興起,社區安防工作的迫切需求以及國家重點要害部門、重點要害部位安全風險的加大和防范措施的加強,都需要有一套相應的標準,對安全防范工程的建設進行規范。因此,制定安防工程技術規范標準,就成為當務之急。它不僅是*業務的需要,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急需。
制定《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將對規范國內安防行業和相關產業的工程建設起到積極作用,對于智能化建筑、社區安全防范和重點、要害部門的安全防范工作將起到推動作用。安防工程的建設納入工程建設的規范管理,可以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避免重復建設、重復施工和資源浪費。該規范的編制和批準、發布、實施,將對我國安全防范事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確保安防工程質量、維護社會安定,保障公民安全都是極有意義的基礎技術工作。
2.立項過程
1999年5月,*部*向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發出了“關于立項編制安防工程設計規范的函” (公科安[1999]19號),受到建設部的高度重視。
1999年6月24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回函*部*“關于同意組織編制《》國家標準的函”(建標標[1999]31號)。
2000年9月4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又致函*部*“關于同意編制《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規范》等4項國家標準的函”(建標標[2000]73號)。
1999年和2000年,建設部《關于印發一九九九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標[1999]308號)和《2000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正[1999]19號),受到建設部的高度重視。
1999年6月24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回函*部*“關于同意組織編制《》國家標準的函”(建標標[1999]31號)。2000年9月4日,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又致函*部*“關于同意編制《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規范》等4項國家標準的函”(建標標[2000]73號)。
1999年和2000年,建設部《關于印發一九九九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標[1999]308號)和《2000年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正式批準了該系列標準項目的立項,并先后三次劃撥標準制修訂補助經費共17萬元。
1999年11月,全國安防標委會(SAC/TC100)向*部*申報了“*部科研項目論證申請書”,11月18日,*部*組織召開了《安全技術防范工程技術規范》項目論證會。
2000年3月2日,*部*發布了“關于召開《》標準編制工作會議的通知” (公科安[2000]04號),并于3月21—22日在北京召開了標準編制工作會議。
2000年6月21日,*部*發布了“關于編制《建筑》系列標準的通知” (公科安[2000]13號)。
2000年7月25日,*部*發布了“關于2000年度部級科研立項申請的批復” (公科研[2000]128號),同意立項,并撥款30萬元。
2000年8月20日,TC100向*部*上報了《*部部級科研項目合同書》。
2000年10月16日,*部*領導簽署了“*部科研項目合同書”(合同編號20000031001)。至此,《》作為*部部級標準化研究項目,正式列入*部科研項目計劃。
3.項目組織與實施
(1)立項準備
在*部*的領導和支持下,TC100秘書處承擔了該項目的立項申報工作。在充分收集、整理國內外相關標準、資料和對安全防范工程進行調查研究與綜合
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業務管理的需要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建設的實際,將該項目擬定為系列標準項目,共分為11個分冊。這十一個分冊的內容是:
*冊:安全防范對象風險等級的劃分與安全防范系統防護級別的確定
第二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文物系統博物館類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三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設計標準金融系統營業場所類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四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設計標準空港、車站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五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重要物資儲存庫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六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設計標準智能型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七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設計標準居民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工程設計標準
第八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實施及驗收規范
第九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檢測規程
第十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評估標準
*第十一冊:建筑物安全防范系統 工程設計規范
一、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二、電視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三、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四、防爆安檢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2)項目論證
1999年11月18日,*部*組織召開了《》項目論證會,來自*部*、*部*研究所、*部第三研究所和建設部、國家*、中國民航總局的安防工程技術專家共14人參加了論證會。到會專家對實施該項目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論證。經過充分的討論和論證,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建筑物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同時規劃建設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已成為建筑業和安防業的共同要求。它是保護公民人身安全和國家、集體、個人財產安全的重要防范措施。安防工程的建設納入工程建設的規范管理,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協調,不但可以確保安防工程質量,而且可以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施工,為國家節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制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建設。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智能建筑業的興起,社區安防工作的迫切要求以及重要部門、重點單位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加強,制定《》系列標準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項目的可行性方面,與會專家經過論證認為,鑒于安防標委會成立十年來,已先后制定了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因此,制定《》標準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加之該項目編制組聚集了國內安防行業和建筑行業的一大批專家和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所以,該項目立項和實施方案是可行的。但專項標準的制定因各種原因所限,可能需要延長一段時間。
論證會期間,與會專家還就系列標準的名稱、內容及編制大綱的擬定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并初步將該系列標準確定為16項分標準。這些標準是:
1)保護對象的風險等級與防護級別
2)文物系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包括博物館、珠寶店、檔案館、圖書館、文化館等)。
3)金融系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包括貨幣、郵票、有價證券印制企業;金融單位營業場所、儲蓄所、金庫等)。
4)軍工產品儲存設施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包括軍工產品庫、各類重要物資庫、危險品儲存庫)。
5)空港(車站、碼頭)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主要是候機廳、安檢廳、檢票廳、貨場等)。
6)民用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包括各類居民住宅、住宅小區等)。
7)公用建筑(智能型)安全防范工程設計規范(包括商場、賓館、醫院、辦公樓、廠房、智能大廈等)。
8)安全防范工程施工規范(包括設備安裝、綜合布線等)。
9)安全防范工程質量檢驗規范(包括系統、子系統、設備的質量檢驗等)。10)安全防范工程竣工驗收規范。
11)入侵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12)視頻監控系統設計規范。
13)出入口控制系統設計規范。
14)防爆安檢系統設計規范。
15)實體防護系統設計規范。
16)安全防范聯網系統設計規范。
(3)組織實施
2000年3月21日至22日, *部*在北京召開了“*部《》系列標準編制籌備(啟動)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來自*部、建設部、*、國家*、中國民航總局、國家計委國家物資*、航天機電集團等相關管理部門的領導、專家以及安防業、智能建筑業界的企業和公司的工程技術代表共40余人。*部*副局長劉正風、靳秀鳳處長、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焦占栓副司長、衛明副處長、勘察設計司王早生處長、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梁小青副主任等出席了開幕式并發表了講話。
會議期間,建設部標準定額司衛明副處長向起草小組成員介紹了建設部《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定》,并解答了有關問題。會議決定成立由*部、建設部等有關單位領導組成的標準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起草小組,決定標準編制工作辦公室設在TC100秘書處,并迅速啟動標準草案的起草工作。與會代表認真討論后認為:由于《實體防護系統設計規范》和《安全防范聯網報警系統》兩項分標準的編制時機尚不成熟,暫緩編制。這樣,將原計劃的16項分標準縮減為14項,并初步確定了《》系列標準的編寫大綱以及14項分標準的編寫小組及成員。會議要求各編寫組對各章節的編寫大綱進行細化,盡快形成標準草案(*稿)報送TC100秘書處。
在近3年的標準草案起草過程中,編制工作始終在*部*、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的堅強領導和具體指導下進行。TC100秘書處和編制組全體成員通力合作,頑強拼搏,形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戰斗集體,涌現出許多好人好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施夏海高工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以高昂的斗志,旺盛的激情,積極參與標準的編制工作,他不顧身體不適,經常奔波于民航、鐵路兩大部門,協調起草工作,直到逝世前,仍不忘標準的編制工作。正是由于領導的高度重視、TC100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全體成員的艱苦努力,才使得系列標準的編制任務得以按計劃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