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性能與特點
“神通"牌電解離子接地極 RT-DL 是自行研制開發、生產并實施服務及技術支持的新型接地材料。使用該接地極,能夠迅速、持久的降低接地電阻。
“神通"牌電解離子接地極 RT-DL 采用 99% 的紫銅材料,以確保導電性能。導體內部填充材料能充分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通過潮解作用,將活性電離子有效釋放到土壤中,與土壤及空氣中的水分結合,更加促進導體外部緩釋降阻,且保持阻值長期穩定。我們利用導體內的導電性能,使整個系統能夠長期處于離子交換的狀態中,從而構成了理想的電解離子接地極。
項目 | RT-DL 電解離子接地棒 | 傳統接地方式 |
金屬材料 | 99% 純銅體 | 一般采用鍍鋅扁鋼和角鋼 |
安裝工序 | 簡單,安裝時間短 | 復雜,安裝時間長 |
需要的輔助材料 | 內置電解鹽(購買時就已經在棒體內,不需另外加工) | 各種降阻劑 |
對環境的影響 | 中性材料,綠色環保,對環境無影響 | 現在市場上的各類降阻劑均含有毒物質或腐蝕強 |
工程費用 | 材料費高,安裝施工費用低 | 材料費低,安裝施工費用高 |
連接 | 的高溫熔焊技術,電氣性能穩定,電阻低 | 電焊,連接點電氣性能不穩定 |
防腐能力 | 純銅材料,耐腐能力比鍍鋅鋼強 3 倍,比鋼強 10 倍 | 一般 |
導電能力 | 純銅材料,比鋼強 10 倍 | 一般 |
適用環境 | 山區、沙土、高腐蝕性土壤、可施工面積較小或周邊環境惡劣的場所 | 有較大面積或土壤環境較好的場所 |
投資效果 | 一次性投資大,但使用時間長且不需維護 | 次投資較少,但需經常維護,重復投資較大 |
接地效果 | 很穩定,接地電阻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 不穩定,受環境影響大 |
使用壽命 | 30 年以上 | 數年內 |
結論 |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明顯看到, RT-DL 電解離子接地系統雖然初次投資比傳統方式大,但它的各項優勢如使用壽命、接地效果、適用環境、安裝工序等方面是傳統方式的。 |
產品技術參數
型號 | 規格( mm ) | 重量( kg ) | 沖擊電流 (△ R ) | PH 值 | 100Ω · m 降阻( Ω ) |
RT-DLA | Ф 54 × 1500 | 10 | ≤ 1% | 7±5% | 2 |
RT-DLB | Ф 54 × 3000 | 20 | ≤ 1% | 7±5% | 2 |
RT-DL 電解離子接地極*符合 UL 、 NEC 、 ANS 、 lEC 、 BS 等國際標準對接地保護設備的要求。 |
RT-DL 接地電阻計算:
以下給出各種土壤條件下,不同接地電阻要求應使用“神通"牌電解離子接地極 RT-DL 的參考數量(完成施工時 30 天后測量值)。
土壤類別 | 接地電阻要求 ( Ω· m ) | 土壤電阻率 ( Ω· m ) | RT-DL 數量 (套) | 系統間距 |
土類 | 4 | 200 | 1 | 7m |
1 | 5 | 7m |
4 | 500 | 3 | 5m |
1 | 11 | 5m |
砂/砂礫 | 4 | 800 | 5 | 7m |
1 | 18 | 7m |
砂/砂礫 | 0.5 | 35 | 7m |
4 | 1000 | 6 | 7m |
1 | 22 | 7m |
0.5 | 44 | 7m |
4 | 1200 | 7 | 5m |
1 | 27 | 5m |
0.5 | 53 | 5m |
(此表格數據僅供參考)
工作原理
| 1 、“神通"電解離子接地極 |
2 、現有土壤 |
3 、專用填充劑 |
4 、離子向周圍擴散 |
5 、擴大土壤的導電范圍 |
“神通"電解離子接地極在接地極中加入可逆性緩釋填充劑。這種填充劑具有吸水、放水、可逆的特點。當它吸水時,可以吸收自身 100-500 倍的水分,當外部環境干燥缺水時,又可以*釋放擁有的水分,達到周邊水分平衡,這種可逆反應,有效保證了殼層內環境的有效濕度,保證了接地電阻的穩定。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離子吸收大地水分后,可以通過潮解作用,將活性電解離子有效釋放到周圍的土壤中,使接地極成為一個離子發生裝置,從而改善周邊土質使之達到接地要求。接地極外部填充劑通過與其內部電解離子填充劑的相互作用產生針對殼層土壤的化學處理,降低殼層土壤的電阻率,同時在緩釋接地極與大地土壤之間,形成了一個過渡帶,增大了接地極的等效截面積和土壤的接觸面積,消除了接地體與土壤之間的接觸電阻,改善了地中的電場分布,填充劑良好的滲透性能,深入到泥土及巖縫中,形成樹根網狀,增大了地中的泄流面積。
安裝方法:
其他注意事項
? 輸灌孔洞的回填料不能以其它物料如泥沙或沙礫替代。
? 當一套接地極達不到地阻要求時,可用二套或幾套并聯使用,棒與棒之間的間隔不宜小于 5M ;引出線采用 95mm 2 裸銅絞線,引出線與接地極體之間采用放熱焊劑進行焊接。
? 回填自然土壤時,不可蓋過接地極頂部,應留出接地級頭部的呼吸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