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助推智能家居傳感器產業突飛猛進
閱讀:2407發布時間:2012-12-5
物聯網助推智能家居傳感器產業突飛猛進
主編:史新華物聯傳感
似乎“一夜之間”物聯網在國內迅速開花,多個省市爭相上馬物聯網產業項目,建設大型產業基地。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尤其在家居、交通、國防等領域的廣泛滲透,使得各種傳感器產業也得到快速發展,許多物聯網企業紛紛進軍傳感器領域,欲分一杯羹。
物聯網傳感器應用多個領域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被稱為信息技術的第三大產業。以物聯網為例,在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三個領域,傳輸層和應用層主要利用計算機、通信以及互聯網技術,技術路徑比較成熟。而由傳感器系統構成的感知層,主要為物聯網采集信息與數據,是物聯網的基礎。可以說傳感器產業發展的快慢決定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已經形成從材料、器件、系統到網絡較為完整的傳感器產業鏈。在網絡接口、傳感器與網絡通信融合、物聯網體系架構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傳感器產品約10000多種,已經在家居、交通、醫療、農業、工業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舉例來說,在智能家居領域,南京物聯傳感推出的無線智能家居在屋內布置了溫濕度、氧氣、一氧化碳、門磁、窗磁等10多種無線傳感器。冬天,室內煤氣泄漏,傳感器會立即向主人手機報警,屋內干燥,塵土飛揚,也會發出報警,提醒主人用加濕器。而一旦有歹徒非法闖入家中,門磁傳感器就會發送報警信號到主人手機和小區保安處。
南京物聯技術部負責人表示,在智能交通領域,市民外出到目的地可以事先在晚上預定車位,當駕車人到停車場時,無線智能車位傳感器感知到汽車,立即信息傳遞到后臺數據管理中心,并著手計時計費,從駕車人的銀行上代扣費用。
2015年傳感器市場蛋糕或超1200億
物聯網專家*院士鄔賀銓表示,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加強傳感器的開發和應用的一系列政策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傳感器產業現已具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并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壓力、溫濕度、流量、水平等傳感器已經成熟;而無線傳感器、微系統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等新興傳感器正日漸興起。
不過,由于物聯網的相關標準依舊沒有出臺,嚴重制約了產業發展。目前*聯合有關機構正著手制定物聯網、傳感器等相關技術標準,預計zui遲明年有望出爐。目前正在智慧城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建筑等領域已開展實質性規劃與試點建設工作。
專家預測,到2015年,物聯網的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相比2010年的2000億元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而在物聯網技術推動下,傳感器市場也將大踏步發展,預計2015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超1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