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名兩院院士評選出2007年中國和世界各科技進展新聞
兩院院士zui關注哪些科技進展?547名兩院院士的投票表明,像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這樣的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科技進展zui為院士們所認可;而對國外科技,中國院士們更看重生命科學的新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7年中國科技進展新聞和世界科技進展新聞今天在北京揭曉。547名院士積極參與了這項“讓公眾更了解國內外科技發展新動向、宣傳普及科技知識”的活動。
在選出的去年中國科技進展中,有4項符合國家的戰略發展需求。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并獲得清晰月面圖像被評為*大進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000米特深井石油鉆機是目前技術的特深井陸地石油鉆機;新支線飛機ARJ21的研制成功,標志中國飛機正式躋身世界民用客機行列;我國大豆新品種“中黃35”創畝產371.8公斤高產紀錄。兩項基礎科研成果榜上有名:中科大成功制備出上糾纏光子數zui多的薛定諤貓態和可以直接用于量子計算的簇態,刷新光子糾纏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兩項世界紀錄;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發現,低碰撞能下,玻恩—奧本海默近似在重要化學激光體系氟加氘反應中*失效,的理論計算有力地支持了這一重要實驗結果。這兩項成果在上都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入選去年中國科技進展的還有: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關于納米膠束搭載化療藥物直抵癌細胞的研究;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專家發現了迄今為止zui早的、6.32億年前動物休眠卵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發現世界上zui大的似鳥恐龍化石;由中科院和云南省共建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建成。
院士選出的去年世界科技進展中,有4項屬生命科學領域,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中國科技界對這一領域的高度關注。美、日兩個獨立研究小組利用人體皮膚細胞“仿制”出胚胎干細胞;一個研究小組又發現了約120種基因的變異與癌癥有關;美國科學家將一種細菌的基因組成功移植入另一種關系密切的細菌內,而且新植入的基因組開始取代原基因組運作;歐洲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基于脫氧核糖核酸(DNA)的轉換器,名為DNA制動器或分子發電機。
“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去年一份報告得出的主要結論。盡管許多人早已持這一觀點,但兩院院士們依然將這一結論的得出選為去年的世界科技進展之一。
世界科技進展還包括:歐洲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大小和表面溫度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歐美科學家發表了為宇宙暗物質繪出的三維圖;法國科學家成功追蹤到光子從產生到消失的整個過程;美國專家設計出一種新工藝,可以大幅提高以玉米為原料乙醇的效率,這將有助于推廣使用新型燃料乙醇汽油;歐洲一個研究小組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創下了通信距離達144公里的紀錄,這種方法有望在未來通過衛星網絡實現信息的太空絕密傳輸。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