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請看:Fungal Divers.:發現牛肝菌新物種
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經濟和生態價值,不少種是世界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種是有名的毒菌,多數種是樹木外生菌根菌。該科真菌形態多樣、結構繁雜、分布廣泛、平行進化與趨同進化并存,系統親緣關系復雜,分類困難,食用物種和有毒物種容易混淆而導致毒菌中毒。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指導的博士生M. I. Hosen、曾念開等對其中部分牛肝菌物種進行了研究,根據形態學證據和DNA序列分析結果,發現1新屬8新種,部分研究成果剛在真菌學主流期刊Fungal Diversity上發表(Hosen et al. 2013; Zeng et al. 2013)。
在孟加拉國龍腦香科森林中,發現牛肝菌科一新屬——大孔牛肝菌屬(Borofutus)及該屬一新種大孔牛肝菌(B. dhakanus),分子系統學分析表明,大孔牛肝菌屬腹菌化的海面牛肝菌屬(Spongiforma)有密切的親緣關系(Hosen et al. 2013)。在對褶孔牛肝菌屬(Phylloporus)的研究發現我國該屬至少有21個系統發育種,描述發表了其中的7個新物種。初步的生物地理學分析發現,東亞的物種與東南亞的關系zui為密切,東亞-北美/中美的種對或近緣種較為常見,而歐洲-東亞只有一個種對。研究中并沒有發現歐洲-東亞或東亞-北美/中美的共有種(Zeng et al. 2013)。
該研究得到NSFC-云南聯合基金重點項目(U08366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合作研究項目(31210103919)等資助。(生物谷Bioon.com)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