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交通一卡通刷卡停車咪表重獲新生
新咪表功能完備使用簡便
9月23日,記者來到車公莊大街北側,看到路邊新設置了一排藍色的咪表,路邊規劃好的停車位上,已經整齊地停放了一些機動車輛。剛剛在咪表上刷完卡、停好車的張向記者講起他的感受:“現在的咪表真得好用多了,直接就可以用一卡通支付費用。不像原來的舊式投幣咪表,為了換硬幣,要跑出半站地找零錢。回來后,還要把打印出來的收據貼在車上,很不方便。"
張手指咪表告訴記者,新型咪表是電子觸摸式的,從選擇車位、鎖定停車時間長短,到zui后刷卡付費,都非常簡捷。而且,咪表還設置了中、英、日3種語言提示,真正體現了北京現代化大都市的發展要求。
記者從咪表的操作說明上了解到,每個咪表負責管理兩個停車位,如果指示燈亮起,說明已經處于使用狀態,并且自動顯示停車時間,按時計費。在車公莊大街自二里溝西口到官園橋,共安裝了105個咪表,管理著兩百余個車位。據在這里的停車管理員介紹,新型咪表投入使用后,他就不再像以往那樣跑前跑后地收停車費了,大多數司機都能夠自覺刷卡停車,也減少了停車糾紛。
實現交通一卡通刷卡停車咪表重獲新生
城區成功改造2200塊新型咪表
據記者了解,利用咪表有效管理停車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較為普遍的做法。如中國臺灣的臺北市有咪表停車位4000多個,澳門特別行政區有*停車位6000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從zui初硬幣的機械式咪表,發展到現在的電子式咪表,已有數十年歷史。
記者采訪北京公聯順達公司的負責人時了解到,北京市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安裝了分散式咪表,截止到2005年已安裝了6000臺,但因為當時計劃使用牡丹交通卡作為支付工具,由于牡丹交通卡標準不統一,一直未能開通使用,遂使大量咪表被閑置、損壞。
為了適應北京市現代化管理的要求和市民停車的需求,公聯順達公司經過技術改進,將“一卡通"這個市民生活中已經*的支付媒介應用到咪表的收費上,并成功改造了近2200塊新型咪表,主要分布在朝陽、西城、宣武等城區各主要大街兩側,已經投入使用1000多臺。
建議市民自覺刷卡規范停車
公聯順達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把原有的“咪表"改進和更新,重新利用,使閑置的設施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他說,使用一卡通支付停車費用,不僅提高了停車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靜態停車管理的人力和物力,“咪表"計時收費的方式,提示車主在占用道路停放車輛時,應有時間觀念,以減少機動車對道路的占用時間和空間,提高道路的通行功能。
同時,通過分布市區的“分散式"咪表的停車管理,可以提高北京市的道路兩側的停車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現代化的設施需要高素質的使用者與之相適應。公聯順達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目前,北京城市的交通設施還不十分完善,特別是停車設施嚴重不足。同時,一些市民還沒有形成現代城市交通的意識,如規范停車、繳費意識等。雖然目前已經在西單、白紙坊西街等主要大街安裝2000多塊新型咪表,但對于新式咪表的正常使用,市民還有一個適應過程。
這位負責人也希望廣大市民在安裝了新型咪表的路側,做到自覺刷卡停車、規范停車,樹立首都現代化城市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