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F型化工襯氟泵
詳細介紹
一 概述
IHF型氟塑料化工離心泵為單級單吸離心泵,參照國際標準ISO2858標準設計。介質過流部分的材料采用FEP、PVDF等材料。具有耐高溫強腐蝕性能,廣泛適用于化工、制藥、石油、冶金、冶煉、電力、電鍍、印染、農藥、造紙、食品、化纖等行業在-85℃ ~200℃溫度條件下長期輸送任意濃度的各種酸、液堿、強氧化劑等多種腐蝕性介質。
二、泵型號意義(舉例說明):
三、結構簡介
IHF型氟塑料化工離心泵為懸臂式單級單吸式離心泵。泵的旋轉方向從驅動軸端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泵體的外部采用鋼性夾板以承受進、出口管外部壓力。后夾板又為支撐板,腳支承式,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底座上,支撐泵體、前夾板。帶有機械密封件的后蓋,通過止口被夾在泵體與定位環中間。懸架部分固定在定位環上,并由懸架支架支撐在底座上。
為拆卸方便,采用了背面抽出(后開門式)的結構設計。檢修時,只要拆下加長聯軸器的中間聯接件,而不需拆卸進口及出口聯接管道,泵體和電機,有時聯軸器也可采用兩節三爪式聯軸器,就可退出轉子部件檢查所有的零部件。
泵的軸封裝置分兩種。一種是單端面內裝式機械密封,主要用于高溫強腐蝕性介質的工況場合,如鋼廠的酸洗工段工況。另一種是外裝式10T型波紋管機械密封,主要用于低溫強腐蝕性介質工況場合。
四、主要性能參數
型號 | 流量Q(m3/h) | 揚程 (m) | 軸功率 (kw) | 效率 (%) | 轉速 r.p.m. | 必需汽蝕余量 NPSH(m) | 配帶功率 (KW) |
32-25-140 | 6 | 20 | 1.36 | 24 | 2900 | 2.0 | 2.2 |
3 | 5 | 0.17 | 24 | 1450 | 2.0 | 0.75 |
32-25-160 | 6 | 33 | 2.4 | 22.45 | 2900 | 2.0 | 3.0 |
3 | 8 | 0.296 | 22 | 1450 | 2.0 | 0.75 |
50-32-125 | 12.5 | 20 | 1.89 | 36 | 2900 | 2.0 | 3 |
6.3 | 5 | 0.23 | 37 | 1450 | 2.0 | 0.75 |
50-32-160 | 12.5 | 32 | 2.83 | 38 | 2900 | 2.0 | 4 |
6.3 | 8 | 0.35 | 39 | 1450 | 2.0 | 0.75 |
50-32-200 | 6 | 60 | 2.5 | 39 | 2900 | 3 | 7.5 |
12.5 | 50 | 4.25 | 40 | 2900 | 3 | 11 |
65-50-125 | 25 | 20 | 3.24 | 42 | 2900 | 2.0 | 4 |
12.5 | 5 | 1.06 | 40 | 1450 | 2.0 | 1.5 |
65-50-160 | 25 | 32 | 4.27 | 51 | 2900 | 2.0 | 5.5 |
12.5 | 8 | 0.533 | 51 | 1450 | 2.0 | 1.5 |
65-50-200 | 25 | 50 | 7.08 | 48 | 2900 | 2.0 | 7.5 |
12.5 | 12.5 | 0.96 | 44 | 1450 | 2.0 | 1.5 |
65-50-250 | 25 | 80 | 11.8 | 46 | 2900 | 2.0 | 15 |
12.5 | 20 | 1.74 | 39 | 1450 | 2.0 | 2.2 |
80-65-125 | 50 | 20 | 5.2 | 52 | 2900 | 2.3 | 7.5 |
25 | 5 | 0.68 | 50 | 1450 | 2.3 | 1.5 |
80-65-160 | 50 | 32 | 8.64 | 51 | 2900 | 2.3 | 11 |
25 | 8 | 1.08 | 50 | 1450 | 2.3 | 3 |
80-65-200 | 50 | 50 | 10.8 | 63 | 2900 | 2.5 | 11 |
25 | 12.5 | 1.49 | 57 | 1450 | 2.0 | 2.2 |
80-65-250 | 50 | 80 | 21.77 | 50 | 2900 | 2.5 | 22 |
25 | 20 | 2.83 | 48 | 1450 | 2.5 | 4 |
100-80-160 | 100 | 32 | 14.32 | 61 | 2900 | 4.3 | 15 |
50 | 8 | 1.85 | 59 | 1450 | 3.4 | 3 |
100-80-200 | 100 | 50 | 18.9 | 72 | 2900 | 3.9 | 22 |
50 | 12.5 | 2.5 | 68 | 1450 | 2.5 | 4 |
125-100-200 | 200 | 50 | 38.9 | 70 | 2900 | 5 | 45 |
100 | 12.5 | 5.0 | 68 | 1450 | 3.0 | 7.5 |
125-100-315 | 120 | 32 | 18 | 58 | 1450 | 3.0 | 22 |
150-125-250 | 200 | 20 | 15.6 | 70 | 1450 | 3.0 | 18.5 |
150-125-315 | 200 | 32 | 25.6 | 68 | 1450 | 3.0 | 30 |
200-150-250 | 400 | 20 | 36.3 | 60 | 1450 | 5 | 37 |
200-150-315 | 350 | 100 | 198.5 | 48 | 2900 | 5 | 200 |
*配套功率按介質比重為1kg/dm3計算
五、泵的安裝
(1)開箱后檢查泵和電機,如果證實沒有任何損壞和緊固件松動,無污物,雜質進入泵內,則可安裝。
(2)泵安裝到基礎平面上后,應檢查泵軸和電機軸的中心軸線,保證在一條直線上,檢查方法視需要采用百分表或直尺在聯軸器外圓左右的點檢測,保證上下差值不超過0.1mm,左右間隙不超過0.3mm,用薄金屬片墊在泵或電機的底腳下進行調整。
(3)管路的安裝。安裝前需檢查管內沒有雜物,管路造成的外加壓力不得造成泵的任何變形。
管路需固定,不得在工作時發生振動。當輸送熱液體時,管路的熱膨脹力不得傳遞給泵,只需采用適當的措施避免(如使用補償器)。
(4)泵的安裝位置高于液面,(泵的吸程允許范圍內)時,應在吸入管路端裝上底閥,并在排出管路上設置灌液孔和閥門。在起動前灌液之用和控制流量大小,泵的安裝位置低于液面,(灌注情
況)時,應在吸入管路上裝上過濾器裝置和閥分別起凈化控制作用,如果泵有吸程,則盡可能縮短吸入管的長度。
六、泵的起動、運轉、停車
1、起動
(1)用手轉動聯軸器,應感覺泵軸能輕松轉動,松緊均勻,并辨別泵內有無摩擦和雜物動等異音,裝好聯軸器的防護罩。
(2)注意泵的旋向標記,檢查電動機轉動方向。
(3)若液面高于泵位(灌注裝置),起動泵前應先開啟吸入及壓出管路的閥門,若液面低于泵位(吸入裝置),起動前需引液或抽真空,使泵腔和吸入管內充滿液體,排凈空氣。
(4)關閉進、出口壓力(或真空)計及出口閥門,進口閥門處開啟位置,起動電機(先點動,確認泵轉動方向正確,方能正式運行)。開進出口壓力表再慢慢打開出口閥門,直到獲得所需的流量。
2、運轉
泵工作過程中的檢查。
(1)泵運轉的平穩性和靈活轉動。
(2)避免無輸送介質的空轉。
(3)泵在閥門關閉狀態下只允許短時運轉。
(4)軸承的溫升不應大于40℃,極限溫度不應大于80℃。
(5)發現泵有非正常聲音或其他故障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運轉。
調節:流量一般采用控制出口閥的方法,絕不允許用吸入閥來調節,以免產生不穩定轉動或汽蝕現象。
泵一般不宜在低于30%設計流量下長期運轉,如果必須在該條件下使用時,應在出口管路上安裝旁通管(回流管),使泵的流量達到規定使用范圍。
3、停車
(1)關閉出口閥,切斷電機電源。
(2)關閉進出口壓力(真空)計,灌注時,還要關閉吸入閥。
(3)長時間停止使用的泵,是將泵拆洗重裝,尤其是密封室要洗凈,將泵的進、出口封閉。
各金屬零部件采取防銹措施后妥善保管。
七、泵的拆卸
1、拆卸
在拆卸前須確認:
(1)泵的關閉不是處“開通"位置。
(2)泵的工作腔放凈液體。
(3)泵的工作腔周圍的溫度不致對人體有影響。
2、拆卸順序:
(1)拆去加長聯軸器的中間聯接件。
(2)松開后夾與定位環的聯接螺母,以及托架支架與底座的聯接螺釘。
(3)將托架連同葉輪,泵軸一起拉出,只剩下腔體。
(4)從軸上旋下葉輪。
(5)從軸上拉出旋轉密封環座連同動環和O形圈。
(6)拆下密封壓蓋螺釘,取出靜環和彈簧。
(7)如果是外裝機械密封,只要拆下葉輪,后蓋自動彈出,松開動環螺釘,即可從軸套上取出動
環。
八、機械密封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1、一般機械密封適用于清潔的無懸浮硬質顆粒的介質,對新裝的系列管路和儲液罐,應認真
沖洗干凈,嚴防固體雜質進入密封端面,使密封失效。如介質中有顆粒,應在選用前告知生產廠,以配特殊密封件。
2、在結晶的介質中,在選用泵型時,請與生產廠聯系,以配適用的密封裝置。
3、拆卸機械密封應仔細,不許用手錘,鐵器等硬物敲擊,以免破壞動靜環密封面。
4、如機械密封長期使用后,污垢結實拆不下來時,不要強行敲擊,應設法清除污垢,沖凈后,再進行拆卸,以保證元件完好無損。
5、安裝機械密封前,應首先檢查所有元件無損壞,尤其是動、靜環密封端面無細微的劃傷、裂紋,密封端面擦凈后,涂上一層清潔的油脂或機油。
九、安裝尺寸要求
用戶在選型后,所需安裝尺寸要求,可與本公司聯系,提供具體安裝尺寸。
十、故障原因和消除方法
故障 | 原因 | 解除方法 |
泵輸不出液體 | 1、 吸入管路或泵內有空氣 2、 進口或出口側管道閥門關閉 3、 使用揚程高于泵的揚程 4、 泵吸入管漏氣 5、 錯誤的葉輪旋轉方向 6、 吸入高度太高 7、 吸入管路過小或有雜物堵塞 8、 轉速不符 | 1、 注滿液體、排除空氣 2、 開啟閥門 3、 更換高揚程泵 4、 杜絕進口側的泄漏 5、 糾正電機轉向 6、 降低泵安裝高度,增加進口處壓力 7、 加大吸入管徑,清除堵塞物 8、 使電機轉速符合要求 |
流量揚程不足 | 1、 葉輪損壞 2、 密封環磨損過多 3、 轉速不足 4、 進出口閥門未充分打開 5、 在吸入管路中有空氣漏進 6、 介質重度與要求不符 7、 裝置揚程與泵揚程不符 | 1、 更換新葉輪 2、 更換密封件 3、 按要求增加轉速 4、 充分打開 5、 把泄漏處密封 6、 重新核算或更換電機 7、 設法降低泵的安裝高度 |
密封泄漏嚴重 | 1、 密封件材料選用不當 、磨擦副嚴重磨損 3、 動靜環吻合不勻 4、 磨擦副比壓太大,靜環破裂 5、 O形圈損壞 | 1、 向供泵單位說明介質情況,配適當密封件 2、 更換磨損部件,并調整彈簧壓力 3、 重新調整密封組合件 4、 整泵拆卸,換靜環使之與軸垂直度誤差小于0.10mm按要求 5、 更換O形圈 |
泵及發產生生振雜動音 | 1、 泵軸和電機軸的中心軸線不在同一直線上 2、 軸彎曲 3、 軸承磨損 4、 泵產生汽蝕 5、 轉動部分與固定部分有磨損 | 1、 校正對中 2、 更換新軸 3、 更換軸承 4、 向供貨廠方咨詢 5、 檢修泵或改善使用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