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等離子廢氣凈化器工作原理
等離子體被稱為物質第4形態,由電子、離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組成。低溫等離子體有機氣體凈化器是利用等離子體。以每秒800萬次至5000萬次的速度反復轟擊異味氣體的分子,去激活、電離、裂解廢氣中的各種成份,從而發生氧化等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再經過多級凈化,將有害物轉化為潔凈的空氣釋放至大自然。
低溫等離子廢氣凈化器工作原理是采用高壓發生器形成低溫等離子體,在平均能量約5eV的大量電子作用下,使通過凈化器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機廢氣分子轉化成各種活性粒子,與空氣中的O2結合生成H2O、CO2等低分子無害物質,使廢氣得到凈化。
在處理過程中,當有機氣體進入冷離子體反應室時,氣體被均勻分配到等離子反應室(PRC)。反應室分成149根六邊形管子,每根管子的有一根冠狀電線,與反應室獨立隔開。通過高壓線對反應室導通可調節高壓,高壓導通到管子里的管狀電線上。由電線至管壁產生放電現象。
一旦放電,等離子體電子就與氣體分子相撞擊,產生化學性活性核素,就是通常所說的激進和負荷載體。此外,還具有微型靜電沉淀器的功能,該裝置可以除塵。
同時注入環境或者二級氣體來優化反應室的濕度和溫度登記,與此同時加入離子來改善反應室內的反應。這種冷離子體處理方法使有機氣體在低溫下進行“氧化"。
低溫等離子體去除污染物的機理:
等離子體化學反應過程中,等離子體傳遞化學能量的反應過程中能量的傳遞大致如下:
(1) 電場+電子→高能電子
(2) 高能電子+分子(或原子)→(受激原子、受激基團、游離基團) 活性基團
(3) 活性基團+分子(原子)→生成物+熱
(4) 活性基團+活性基團→生成物+熱
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電子先從電場獲得能量,通過激發或電離將能量轉移到分子或原子中去,獲得能量的分子或原子被激發,同時有部分分子被電離,從而成為活性基團;之后這些活性基團與分子或原子、活性基團與活性基團之間相互碰撞后生成穩定產物和熱。另外,高能電子也能被鹵素和氧氣等電子親和力較強的物質俘獲,成為負離子。這類負離子具有很好的化學活性,在化學反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低溫等離子體去除污染物的原理: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處理污染物的原理為: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攜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使其電離、解離和激發,然后便引發了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因其電離后產生的電子平均能量在10ev ,適當控制反應條件可以實現一般情況下難以實現或速度很慢的化學反應變得十分快速。作為環境污染處理領域中的一項具有潛在優勢的*,等離子體受到了國內外相關學科界的高度關注。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
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廢氣處理中的應用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石油、制藥、油漆、印刷和涂料等行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廢氣也日漸增多,這些廢氣不僅會在大氣中停留較長的時間,還會擴散和漂移到較遠的地方,給環境帶來嚴重的污染,這些廢氣吸入人體,直接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另外工業煙氣的無控制排放使性的大氣環境日益惡化,酸雨(主要來源于工業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的危害引起了各國的重視。由于大氣受污染而酸化,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重大災難頻繁發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因此選擇一種經濟、可行性強的處理方法勢在必行。
降解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傳統的處理方法如吸收、吸附、冷凝和燃燒等,對于低濃度的VOCs很難實現,而光催化降解VOCs又存在催化劑容易失活的問題,利用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可以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具有潛在的優勢。但由于等離子體是一門包含放電物理學、放電化學、化學反應工程學及真空技術等基礎學科之上的交叉學科。因此, 目前能成熟的掌握該技術的單位非常的少。大部分宣傳采用低溫等離子技術處理廢氣的宣傳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低溫等離子廢氣處理技術。
是否是低溫等離子體處理技術的簡單判斷方法:
現在,各傳媒上宣傳低溫等離子廢氣凈化的產品和技術很多,可這些產品的宣傳大部分都是在炒低溫等離子體概念。如何判斷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可以用下面兩個簡單的規則來判斷,即使你不懂低溫等離子體技術也能判斷出是真是假。
(1) 在廢氣凈化的通道上必須充滿了低溫等離子體。這條規則判斷很簡單,只要用眼睛觀察一下處理通道是否充滿紫藍色的放電就可以直觀的了解是否是低溫等離子體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各種顏色的燈光當作電離子體放電)。如果在廢氣處理的通道上只零星的分布若干的放電點或線,則處理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大部分的(VOCs)氣體沒有進過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區域。
(2) 低溫等離子體處理系統必須要有一定的放電處理功率。通常需要在2~5瓦時/米3。即1000米3/時的風量需要處理的電功率為2KW~5KW。如果號稱1000米3/時的風量只需要幾十或幾百瓦的電功率,則多也就是靜電(除塵)處理或局部處理而已。要想分解VOCs沒有一定的能量是不可能的。
安裝規范要求
1:輸入電源必須與凈化器所用電源相符,嚴禁輸入電源與凈化器所用電源不符,且凈化器箱體必須接地,以確保。
2:凈化器進風口必須安裝變徑導風分流管(內設百葉式分流片,每片間距100MM),使廢氣平均分布進入凈化器的各處理室,提高凈化器使用率和處理效果。
3:在安裝凈化器必須留有足夠空間用來打開凈化器的門艙和電控蓋,方便維護,檢修及清洗。
4:為確保,凈化器必須安裝在室外,遠離人群并對凈化器的電控電源加蓋保護,以防雨水及陽光損壞電控電源而導致發生事故;否則后果自行承擔。
5:凈化器需拆散搬運安裝時,必須由專業人員根據原有裝配規范操作組裝,嚴禁有雜物或砂塵進入內部處理室,并檢查內部件是否牢固。
6:選擇凈化器安裝位置時,要求與污染源保持5米以上距離,抽風機與凈化器保持在3米以上距離較為合適,并加設減振套以防影響凈化器工作。
7:凈化器安裝在高樓天臺時,建議安裝防雷設施,以保,嚴禁將凈化器安裝在高溫設施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