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氧氣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和檢測范圍
閱讀:1146 發布時間:2020-4-24 氧氣報警器內置的是進口電化學式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感應到外界的氧氣。也就是說當現場中存在氧氣,那么氧氣就會進入到報警設備的傳感器部位。氣體分子與氧氣傳感器上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形成電離子,電離子的游離形成電波繼而形成電流信號。這個電流信號傳達給報警設備的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接收到這個電流信號,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顯示到控制界面上,以便于觀察讀取數據。
大氣中有兩大系列的氣體,有毒氣體和可燃氣體,而氧氣比較特殊,不屬于這兩大系列的氣體當中。因為氧氣在大氣中自然存在著,屬于*的一種氣體,所以氧氣報警器檢測范圍要以獨立的檢測標準來衡量。檢測氧氣無非就兩種目的,一是怕氧氣泄漏造成大氣中氧氣濃度超標,造成富氧中毒;二是怕在封閉式的環境下工作,氧氣含量不足,工作人員呼吸不暢;總而言之,氧氣報警設備就是為了將環境中氧氣濃度控制在人類適合呼吸的范圍19.2%VOL--23%VOL。因此氧氣報警器的檢測范圍不能超過23%VOL,而且滿量程狀態要大于此上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