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DSDI110AV13BSE018295R1DCSABB
DSDI110AV13BSE018295R1DCSABB
邏輯法:就是應用邏輯代數以邏輯組合的方法和形式設計程序。邏輯法的理論基礎是邏輯函數,邏輯函數就是邏輯運算與、或、非的邏輯組合。因此,從本質上來說,PLC梯形圖程序就是與、或、非的邏輯組合,也可以用邏輯函數表達式來表示。
(1) 基本方法:用邏輯法設計梯形圖,必須在邏輯函數表達式與梯形圖之間 建立一種一一對應關系,即梯形圖中常開觸點用原變量(元件)表示,常閉觸點用反變量(元件上加一小橫線)表示。觸點(變量)和線圈(函數)只有兩個取值“1”與“0”,1表示觸點接通或線圈有電,0表示觸點斷開或線圈無電。觸點串聯用邏輯“與”表示,觸點并聯用邏輯“或”表示,其他復雜的觸點組合可用組合邏輯表示,他們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邏輯函數表達式 | 梯形圖 | 邏輯函數表達式 | 梯形圖 |
邏輯“與”
M0=X1.X2 | “與”運算式
M0=X1.X2---Xn | ||
邏輯“或”
M0=X1+X2 | “或/與”運算式
| ||
邏輯“非”
| “與/或”運算式
M0=(X1.X2)+(X3.X4) |
(2) 設計步驟:
1) 通過分析控制要求,明確控制任務和控制內容;
2) 確定PLC的軟元件(輸入信號、輸出信號、輔助繼電器M和定時器T),畫出PLC的外部接線圖;
3) 將控制任務、要求轉換為邏輯函數(線圈)和邏輯變量(觸點),分析觸點與線圈的邏輯關系,列出真值表;
4) 寫出邏輯函數表達式;
5) 根據邏輯函數表達式畫出梯形圖;
6) 優化梯形圖
(一)梯形圖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每一邏輯行起始于左母線,然后是觸點的串、并聯接,后是線圈與右母線相聯。
(二)梯形圖中每個梯級流過的不是物理電流,而是“概念電流”,從左流向右,其兩端沒有電源。這個“概念電流”只是形象地描述用戶程序執行中應滿足線圈接通的條件。
(三)輸入繼電器用于接收外部輸入信號,而不能由PLC內部其它繼電器的觸點來驅動。因此,梯形圖中只出現輸入繼電器的觸點,而不出現其線圈。輸出繼電器輸出程序執行結果給外部輸出設備,當梯形圖中的輸出繼電器線圈得電時,就有信號輸出,但不是直接驅動輸出設備,而要通過輸出接口的繼電器、晶體管或晶閘管才能實現。輸出繼電器的觸點可供內部編程使用。
GSI Lumonics 009-PT00653 711-73883-12
Allen-Bradley 2707-V40P2
Mattke Antriebstechnik RS130er1000
Shingsung Eng MCUL32P-BLDC
Mitsubishi MR-J2S-10A
Dalsa Aquarius X64-CL Dual OR-X1C0-XPD00
Acces IOD48S
SEW Eurodrive AQH115/3
Tri-MAG Inc. K15-4
vicor VI-272-CW
AMETEK Jofra MTC-650
Siemens 6SN1118-0NH01-0AA0
SMC Corporation ZSE3-0X-21CN
Micro-Mechanics Magazine Hook B 200-360-02
HIRSCHMANN MS2108-2
Vexta PH544HG2-NB
Sunriver SCHM 598-0009363 Assy 598-0009361 PCB 598-0010374 B
Yaskawa ServoPack SGDP-04APA
GEPRUFT CPU 6514/a3 780 AA4 for 780 AA4-07A
GEPRUFT 780 471 780 47A-084
PCBA-05431 Rev 1.6 48V+ 48V- EDA
Zebra TLP2824 Zebra Technologies Corp. 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