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早期是面向CRT而制定的規格,無論是HDMI還是其"孿生兄弟"UDI(實質是去掉HDMI的音頻傳輸功能),兩者都繼承了DVI的核心技術TMDS,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DVI的擴展。DVI、HDMI、UDI的視頻內容都以即時、專線方式進行傳輸,這可以保證視頻流量大時不會發生堵塞的現象。而DisplayPort一開始則面向液晶顯示器開發,采用"Micro-Packet Architecture(微封包架構)"傳輸架構,視頻內容以封包方式傳送,這一點同DVI、HDMI等視頻傳輸技術有著明顯區別。也就是說,HDMI的出現取代了模擬信號視頻,而DisplayPort的出現則取代的是DVI和VGA接口。
DisplayPort接口
雖然HDMI和DisplayPort看起來有著同樣的功能,又同樣都是高速數字串行鏈接,但是在結構上它們卻*不同。物理特性 HDMI和DisplayPort在相同的基礎架構以及差分同軸雙絞線上運行,都使用高速低電壓差分信號來傳輸數據,但二者的相同點*而已。雖然從外表來看這兩個標準十分相似,但結構上卻有著巨大的不同。這些不同決定了鏈路的性能與其成本、兼容性、魯棒性以及易執行能力。
HDMI標準現定義了四種連接器,A至D。除了Type B外,其余都是19針。Type C與D針對便攜應用和小體積設備。兩個標準所使用的線纜略有不同。HDMI1.0至1.3使用4個屏蔽同軸差分對、 4個單端控制信號,電源(+5V)以及地線。HDMI1.4增加了音頻回傳通道和以太網通道,所以信號的構架有所不同。HDMI1.4使用的是4個同軸對、1個非屏蔽差分對、3個單端信號、電源(+5V)以及地線。這意味著,HDMI1.4和HDMI1.3使用不同的線纜。如果在HDMI1.4系統中使用一根非HDMI1.4線纜,那么音頻回傳和以太網的功能將會喪失。但是,HDMI1.3的所有功能以及HDMI1.4的其他新功能(如3D)則都可以保留。
DisplayPort定義了兩種接頭,全尺寸(Full Size)和迷你(Mini)。兩種接頭都有20針,但迷你接頭的寬度大約是全尺寸的一半,它們的尺寸分別為7.5mm x 4.5mm與16mm x 4.8mm。建立完整鏈路需要5個 同軸對、3 個單端信號,以及電源與地線。DisplayPort本身的可擴展性允許在更少導線的情況下建立 低帶寬的DisplayPort鏈接,但是很少有人這么做,因為這有可能給終端用戶帶來令人困惑的兼容性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