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全國煤炭安全形勢整體向好,全國煤礦死亡人數下降近八成,重特大事故下降六成,百萬噸死亡率下降七成,各安全指標下降幅度均在六成以上。但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依舊嚴峻,存在煤炭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落實生產標準不到位、災害治理不及時、安全基礎不牢靠等問題。總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仍舊任重而道遠。
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針對煤礦安全生產存在問題,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黃玉治就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強調以下幾點:
大力推進科技興安
發揮科技防災治災作用。鼓勵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實施重大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災種和災害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從科技設備上提高災害防治能力。
加快井下機器人研發應用。大力依靠科技發展,投入研發機器人,帶來企業走向安全現代化之路。各高校、科研機構和煤礦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站在科技前沿,加大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究攻關,加快研發應用一批井下機器人、建成一批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設一批示范礦井,盡快將人工從危險崗位解放出來。
加快推進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大力推廣使用新型傳感器,嚴把設計制造質量關,嚴把拿到并證后產品質量關,嚴把安裝運行質量關,嚴把監管監察關,大型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在今年底前完成。
推廣適用安全技術。繼續發揮中央預算內各類資金的作用,落實相關配套政策,推進重大災害防治和隱患排查治理等示范工程建設。繼續開展安全科技進礦區活動,定期發布煤礦安全生產適用技術推廣目錄和淘汰設備和工藝目錄,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及推廣力度。
企業要增強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自覺性
加強法規標準的宣貫落實。國有企業應帶頭做遵章守法的表率,強化法律標準的宣貫培訓,依法履行安全職責,從管理機構、規章制度、安全投入、技術裝備、災害治理、人員配備、應急救援等方面對表對標整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保證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企業要足額提取使用安全費用, 優先解決瓦斯治理工程、設備淘汰更新等問題,盡快補還硬件和軟件等方面的安全欠賬。對采掘失調的煤礦,要嚴格執行《防范煤礦采掘接續緊張的暫行辦法》和《煤礦生產能力核定辦法》,合理組織生產,如實進行投入、限產、停產,嚴防采掘失調仍然超能力*度組織生產。
嚴格落實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礦領導要加強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檢查,及時消除隱患,遇到緊急情況及時組織人員安全撤離。
完善安全誠信體系。建立健全安全承諾制度,公開向社會承諾并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等有關規定,嚴格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定期向職工報告安全生產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典型事故、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重大隱患不整改等嚴重失信行為,有關部門要列入“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不斷夯實煤礦安全基礎
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要增強風險意識,將風險辨識管控工作由礦領導向區隊、班組、崗位延伸,做到靜態與動態、結果與過程、硬件與軟件達標“三個相統一”,推進無“三違”、無隱患、無事故班組安全建設,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推進“一優三減”。推廣“一礦一面兩頭”集中生產模式,特別是老礦大礦要精簡優化生產系統,減少生產水平、采區和工作面個數,大限度減少井下人員。
提升從業人員素質。積極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煤礦安全培訓規定》,抓好人員準入、持證上崗、安全培訓、勞動用工等穩壓,積極開展對標整改,提高職工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
要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完善應急救援預案,發揮煤礦企業專應急救援隊伍作用,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協調推動落后產能淘汰退出
淘汰落后產能,是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行業安全發展的治本之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發揮去產能部際聯席會議平臺作用,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嚴格安全標準,加快退出長期停工停產的煤礦,安全保障程度低、風險大的煤礦,沒有條件增加安全投入、失去改造升級價值的小煤礦,以及違法違規和安全不達標的煤礦。同時,要加快產能釋放,對符合條件的低瓦斯礦井和露天煤礦進行核增產能,倒逼落后產能退出。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