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混凝土養生液用法
隨著水資源的緊張,干旱缺水地區澆筑混凝土板養護用水的困難和城市道路采用濕治養護影響市容整潔等問題的日趨嚴重化,但同時又為了使新澆混凝土及其外露面保持適當濕度,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硬化條件,經反復試驗表明,養護劑養護方法能夠保證混凝土的水化反應,真正達到養護標準。分析了混凝土傳統的濕潤養護法與新型混凝土養護劑養護的各自優缺點,以及顯著的經濟效益。
目前,國內混凝土養護普遍采用自然養護方法.經過多年對混凝土養護方法的實踐與調研,發現施工單位比較忽視混凝土的養護,灑水、覆蓋養護不能按規范要求及期限適時進行,且養護質量難以控制與管理,根本達不到自然養護要求的標準,不僅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的增長,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劇蒸發失散,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縮、龜裂、起毛,嚴重影響混凝土整體質量以及其他性能的發揮。混凝土養護至今仍然是混凝土構筑物成型工藝中的難點,研究探討混凝土養護方法及其實際效果,對提高混凝土構筑物的耐久性并節約用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混凝土養護方法的研究
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養護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一項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強度增*,為避免表面蒸發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損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進行,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等技術指標,同時為防止由于干燥而產生裂縫,必須對其進行養護。傳統的混凝土養護方法有自然養護、常壓蒸汽養護和高溫高壓養護等。正常情況下,我們都采用灑水或覆蓋濕草包等自然養護方法。隨著水資源的日趨緊張及水污染嚴重,許多地方施工用水已嚴重短缺,傳統方法越來越難適應現代施工需要。因此出現了混凝土養護的新型材料與工藝,即混凝土養護劑。它可使混凝土表面與空氣隔絕,水分不再蒸發,從而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水分zui大限度的完成水化作用,達到養護目的。
水工混凝土養護是混凝土生產中周期zui長的工藝過程,養護時間視當地氣候條件及水泥品種而定,一般養護從混凝土澆筑完畢12~18h開始,并持續21~28d。多采用灑水進行自然養護,還有噴涂薄膜養護和塑膜包裹養護方法,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實現養護目的。
重慶混凝土養生液用法
2 混凝土養護劑種類及養護機理
2.1 混凝土養護劑的定義
一種覆蓋、噴灑或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具備足夠的保水養生功能,但不影響混凝土性能的保水膜材和懸浮物乳液。它們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連續的基本不透水的密閉養生薄膜,以防止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水分揮發,可用于新澆筑混凝土的養護,也可用于養護脫模后的混凝土以及經過早期濕養護混凝土的繼續養護。
各種混凝土養護劑的物理性能基本*,只是材料組成有所不同,例如JD混凝土養護劑為無色液體、無毒、無臭、不燃燒、透氣率低,常溫下混凝土面上成膜時間約20~30min,有較好的成膜性和保水作用,成膜厚度<SPA>0.058~0.086mm,雖然成膜的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比吹塑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偏低,但用于水工混凝土21~28d養護期是*可以滿足要求的。經工程試驗室試驗,該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標準,主要物理指標:固體含量不小于15%,CaCl2析出率不大于6%,PH值8~9,zui低成膜溫度6~8℃,貯存穩定性為3個月內無析出物(貯存溫度大于0℃),斷裂伸長率98%,涂刷用量4~6kg/m2。
2.2 混凝土養護劑的養護機理
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需要的水量僅約為水泥量的22%~27%,多余的水量是為了滿足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因此如能保持住混凝土中未凝水分不散失,凝固過程中根本不需要養護,但實際施工時在自然環境中水分不斷蒸發散失,若不創造人工濕潤環境,如覆蓋、澆水等,保持混凝土中的水分,則難以保證水泥的水化反應,特別是在混凝土硬化的初期,保持適當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對混凝土強度和其它性能的提高非常必要,采取混凝土養護劑養護就是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養護劑,隨著溶液的揮發迅速在混凝土體的 表面結成一層不透水膜,使混凝土表面的毛細孔與外界隔絕,將混凝土中大部分水化熱及蒸發水積蓄下來進行自養,由于膜的有效期比較長,使混凝土得到良好的養護,對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抗凍性及耐久性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從而保證了水工混凝土應有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