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現場做了演示:一個雙肩包里裝上一瓶礦泉水,順利通過了安檢儀,主顯示屏上是綠色圖標;但當包里同時裝著一瓶水和一瓶汽油時,顯示屏變成了紅色。同時,小顯示屏發出檢測到疑似可疑物質的警報,并列出了可能是哪些可疑物質。
據介紹,通過前期錄入液體的分子數據,這種新型液體智能識別報警X光安檢儀可以自動檢測出汽油、酒精、柴油、乙醇、香蕉水等禁止攜帶進地鐵的易燃易爆液體,“機器識別的準確率可以達到85%到90%”。
不僅準確率高,安檢效率也大幅提升。如果靠人工識別,開包檢查,慢的話10多秒才能檢查一人,而通過新型安檢儀,時間可以縮短到2至3秒。
這款新型安檢儀已于今年4月1日投入試點,目前尚處在測試階段,除了徐家匯站配備了4臺外,天潼路站和上海體育館站也各安裝了1臺。
上海共設700個安檢點
除新型安檢儀外,軌方還計劃于7月初試點使用一款可自動采集信息的新型安檢門,加強對可疑人員的識疑盤查。與以往需要通過PDA(掌上電腦)核查身份不同,乘客攜帶經過這種安檢門時,安檢門可自動采集身份信息,一旦發現追逃、吸毒等人員,就會自動示警,便于作進一步處置。
作為上海軌交安防體系的重要一環,地鐵安檢一直備受重視。目前,上海軌道交通共設立700個安檢點,配備6000余名安檢保安及X光安檢儀等設備,嚴格按照“大包必查、小包抽查、逢疑必查”和“大件箱包必查、大容量液體必查、各種編織袋必查、可疑人員必查”的原則開展全覆蓋安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