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合一光纖配線架廠家
總則:
1.1 本標準應用范圍為新建機房獨立光纖跳接場、現有機房獨立光纖跳接場,配線采用交叉連接方式。本標準對熔配分離式光纖配線架中配線架的各種性能、技術指標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1.2 本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T 778-XXXX《光纖配線架》和泰爾認證中心《配線設備認證實施規則》編制而成,設備廠商提供的產品應符合其規定。隨著標準的修訂,設備廠商提供的產品應符合標準的要求。
1.3 設備廠商應提供在一年以內檢測并符合本標準要求的檢驗報告。
1.4 *公司依據本標準的要求對產品實施抽樣檢驗。
1.5 入圍*公司市場的設備廠商,按照本標準執行時,凡涉及到各公司使用問題,在*公司的其它入圍供貨商需取得所有方的*。如涉及到第三方的權或知識產權,需獲取第三方的*。
1.6 本標準的解釋權和修改權屬*公司。
三網合一光纖配線架廠家
總體要求:
機架結構
(1)機架架體應采用冷軋鋼板焊接式封閉結構。左右側板為內嵌結構。門為外掛結構。左右側板用螺釘固定,可以拆卸。前后*門結構,使用磁吸上下固定每扇門。機架的門采用活動鉸鏈,可靈活拆卸。門的開啟角應不小于110°。門可自由開合2000次不損壞。
(2)機架采用正反面操作。正面為跳纖操作,其左右側均有跳纖環。正面右側有存儲跳纖的繞纖輪,其材質應為PVC拉制。背面用于固定及連接光纜或尾纜。
(3)機架應能適用于上、下進纜的環境。上進纜環境中,光纜及尾纖從機架的頂部進入機架,每類光纖或光纜有獨立的進纜(纖)孔。光纜(纖)進纖孔應有護纖條保護,并有足夠大的過纖面積。
(4)機架并架時側板可拆卸。不拆卸側板時,機架的兩側板底部應有足夠大的跳纖走纖孔,以滿足多個機架在不拆卸側板時并架時的走纖。
(5)架內使用的跳纖建議采用外徑為2mm的跳纖。
(6)架體應有完善的保護接地系統。
(7)采用96芯或144芯單元整體安裝方式。機架未滿配置時,能單獨安裝假面板。
(8)機架外形尺寸及容量配置如表一所示。
總體描述:
(1)整個機架的總體外形結構、風格及顏色同配套的光纖熔纖架。
(2)機架主要由頂座、底座、左立柱、右立柱、前左門、前右門、后左門、后右門、左側板、右側板、配線單元、并架走線槽等組成。
(3)架體左右兩側均有跳纖通道,跳纖通道中間為配線單元安裝區,zui右邊為跳纖存儲區。機架頂部有上進纖孔,左右兩側的下部有跳纖孔。架體立柱冷軋板壁厚不小于2mm。
(4)機架的頂座焊接1個M8×20的螺柱,以供機架接地用,另頂座兩邊留有4個M8的螺紋通孔以供與并架的機架架頂連接用,同時頂座還留有4個?8.5的孔,以供本機架架頂安裝特殊用途的支撐件(比如安裝光纜走線架,光纖槽道等)之用。機架底座應有4個12*20的腰孔,供機架底部固定用
(5)跳纖存儲使用圓形繞纖輪,繞纖輪的安裝位置應統一。外徑不小于Φ60mm;繞纖輪的布置應合理、符合盤纖的實際需求。
(6)所有有光纖通過的地方均不可出現安裝螺釘外露的現象,必要時,可使用蓋形螺母進行保護。
(7)門板應設有標識盒,用于放置每個配線單元的標記卡,標識盒的位置、尺寸均應統一,并方便維護人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