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再次發力起航
閱讀:608發布時間:2014-4-25
從政策驅動和各地的投資規劃來看,智慧城市建設呈現加速態勢,行業前景誘人。安防行業迎來發展契機,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巨大,安防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新興的朝陽產業。目前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進入規模推廣階段,全國已有154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預計總投資規模達1.1萬億元,撬動的投資更以萬億元計,新一輪產業機會即將到來。
在去年“中國智能建筑峰會”的消息稱,已有90個城市、區、鎮成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到“十二五”期間,我國有600至800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
當前,國內外發達城市都把智慧城市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并在實踐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有益經驗。近年來,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大力開展建設智慧城市的嘗試。我國的深圳、上海、武漢、北京也先后發布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宣言”,推動城市功能向智慧化攀升。
智慧城市建設不僅會提升產業品質和產業競爭力,還會*地方便市民的生活。根據基礎優勢和特色需求,市民生病,可通過傳感技術足不出戶接受遠程治療;下雨天不好打的,鼠標輕點在網上叫個出租車;工作繁忙,在單位也能看到孩子在家里玩得怎么樣……這些平時不敢想象的場景,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實現。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要針對本地區新型城鎮化推進中的實際問題,制訂出智慧城市創建目標,做好頂層設計;制訂創建任務和重點項目的時間節點;創新體制機制,明確責任和考核制度,落實相關保障措施。
利用智慧城市管理,要實現地上地下城市綜合管理,可管理的城市部件不低于50萬個,可監測和應對的城市管涌、氣體泄漏、道路塌陷、滑坡等突發事件不低于100種。管理平臺將匯集、分析、處理城市綜合運行管理數據,為決策者提供決策能力;在行政*、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方面,使用電子化手段實現監督檢查;使用智能終端設備提升日常辦公效率,進行智能化城市管理。形成區、街和社區的三級管理網絡,實現、能監管,現代化、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實現政府對基礎設施管理的智能化。
據悉,智慧城市zui快三年見雛形,試點城市將經過3至5年的創建期,由有關部門組織評估,對評估通過的試點進行評定,評定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