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雷云形成或靠近的時候,對地靜電場的電場強度會呈現顯著變化特征。 依此自主研發的雷電預警系統采用大氣電場偵測儀運用測量環境靜電場的原理來對雷云進行偵測分析。在任何時候,系統都可以根據對環境靜電場的變化來偵測15公里以內靠近的雷雨云。當靜電場的電場強度逐漸升高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在測量區域范圍很可能出現雷電。該雷電預警系統已經在國內氣象部門的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尤其在浙江省氣象部門和電力公司已經廣泛推廣應用,我們充分相信該雷電預警系統對雷電災害風險有效防范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Pre-storm設備簡介 Pre-storm是經過幾代升級的產品,它的誕生與升級得力于常年的科研結果: 1、產品優勢 Ø 大氣電場儀采用差模測量技術 (有兩個電極,所采集的數據是兩個電極的差模),相對于現在市場上采用共模測量的同類產品,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信號,提供了更準確的測試結果。 Ø 大氣電場戶外探測器的外形設計*,避免了積雪,鳥窩,鳥糞等對測試電場產生的影響。 Ø 系統能夠組網。對多個探測點返回的信號進行分析,操作者可以實時地對不同范圍進行探測,并運用處理程序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從而擴大預警范圍及預警精度。 Ø 采用新一代的數據采樣技術,取樣速度是5 ms。同類產品的取樣速度約在32 ms。 產品主要技術參數 設備 參數 | 偵測探頭 | | 鋁合金,澆灌樹脂 | 尺寸(mm) | L:240; H:100; P:240 | 重量 (kg) | 2 | 固定 | 50mm圓支撐桿及支撐 | 功耗(mA) | 270(含通訊控制器) | 運行溫度(°C) | -20 到55 | 有效保護半徑(km) | 20 或根據現場特征 | 連接 | 可插拔連接頭 | 分辨率(V/m) | 10 | 動態變化(KV/m) | +/-200 | 供電電源(V dc) | 24(18 至36),或48(36至70) | 連接線 | 2對9/10屏蔽電纜 |
三級預警的劃分: Ø *級預警:通報出現了一個微弱的電場變化,一般意味著雷云正在形成或15公里以外有雷云活動; Ø 第二級預警:一般意味著一個活動的雷云正在靠近,在當前預知時間5到20分鐘內將抵達現場; 第三級預警:一般意味著在現場附近有很大概率的雷擊可能; 2. 實時監測: Ø 場強數據實時顯示; Ø 場強數據曲線跟蹤顯示; Ø 雷電三級預警分色標閃爍顯示; Ø 雷電三級預警語音告警; Ø 雷電三級預警短信通知(需要另配GPRS模塊); Ø 雷電三級預警聲光報警(需另配三色報警燈); 3. 數據查詢: Ø 提供預警事件查詢; Ø 提供電場數據及變化率分析查詢; Ø 雷電預警日查詢統計; 二、 安裝簡介 1. 電場偵測探頭需裝在無污染的環境里: Ø 避免偵測探頭靠近引擎排放出來的煙和以及各種塵土(發電機組,鐵路,公路等容易引起灰塵的地方); Ø 避免偵測探頭靠近易產生靜電的層面(如塑料門面,塑料平臺等),優先考慮石制或混凝土地基; 2. 不要將偵測探頭安裝在靠近避雷針的地方: Ø 在地基與偵測探頭隔開的情況下(如在無障礙物地區,偵測探頭放置于支柱的頂端),偵測探頭被固定在高度至少1.5米的支柱上.  3. 安裝偵測探頭: Ø 將偵測探頭安裝在建筑物頂端或靠近建筑物的情況下,因其使電場強度線發生變化,所以在安裝時其安裝的位置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避免其安裝位置在有一定高度的物體的根部(樹木,建筑,塔臺等)。以下是幾種安裝位置的選擇,綠色代表可以安裝的區域或地點,紅色代表不可安裝的區域或地點: 4. 地線互連和接地端子 Ø 根據偵測探頭的測量原理(電場風車),其機械部分和支柱(或支架)均需要接地.為了能 理想地測量電場強度,其外殼和螺桿需要接地.偵測探頭的支柱需連接外部zui靠近的接地端子. 偵測探頭的連接器有一個管腳連接屏蔽線和鋁制外殼. 屏蔽線需連接到數據采集控制器的接地端子; Ø 支柱接地時不能與避雷針的下方連接,而應與zui靠近的接地端子連接; Ø 接地電纜的橫截面須大于6 mm²; 三、接地電阻要求 1、依據GB50057-2010防雷接地規范; 2、接地電阻小于10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