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監控攝像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閱讀:1845發布時間:2009-1-9
攝像機的使用很簡單,通常只要正確安裝鏡頭、連通信號電纜,接通電源即可工作。但在實際使用中,如果不能正確地安裝鏡頭并調整攝像機及鏡頭的狀態,則可能達不到預期使用效果。
A 、安裝鏡頭
攝像機必須配接鏡頭才可使用,一般應根據應用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選配合適的鏡頭,如定焦鏡頭或變焦鏡頭、手動光圈鏡頭或自動光圈鏡頭、標準鏡頭或廣角鏡頭或長焦鏡頭等。另外還應注意鏡頭與攝像機的接口,是 C 型接口還是 CS 型接口(這一點要切記,否則用 C 型鏡頭直接往 CS 接口攝像機上旋入時極有可能損壞攝像機的 CCD 芯片)。
安裝鏡頭時,首先去掉攝像機及鏡頭的保護蓋,然后將鏡頭輕輕旋入攝像機的鏡頭接口并使之到位。對于自動光圈鏡頭,還應將鏡頭的控制線連接到攝像機的自動光圈接口上,對于電動兩可變鏡頭或三可變鏡頭,只要旋轉鏡頭到位,則暫時不需校正其平衡狀態(只有在后焦聚調整完畢后才需要zui后校正其平衡狀態)。
B 、調整鏡頭光圈與對焦
關閉攝像機上電子快門及逆光補償等開關,將攝像機對準欲監視的場景,調整鏡頭的光圈與對焦環,使監視器上的圖像*。如果是在光照度變化比較大的場合使用攝像機,配接自動光圈鏡頭并作攝像機的電子快門開關置于 OFF 。如果選用了手動光圈則應將攝像機的電子快門開關置于 ON ,并在應用現場zui為明亮(環境光照度zui大)時,將鏡頭光圈盡可能開大并仍使圖像為*(不能使圖像過于發白而過載),鏡頭即調整完畢。裝好防護罩并上好支架即可。由于光圈較大,景深范圍相對較小,對焦距時應盡可能照顧到整個監視現場的清晰度。當現場照度降低時,電子快門將自動調整為慢速,配合較大的光圈,仍可使圖像滿意。
在以上調整過程中,若不注意在光線明亮時將鏡頭的光圈盡可能開大,而是關得比較小,則攝像機的電子快門會自動調在低速上,因此仍可以在監視器上形成較好的圖像;但當光線變暗時,由于鏡頭的光圈比較小,而電子快門也已經處于zui慢( 1/50s )了,此時的成像就可能是昏暗一片了。
C 、后焦距的調整
后焦距也稱背焦距,指的是當安裝上標準鏡頭(標準 C/CS 接*頭)時,能使被攝景物的成像恰好成在 CCD 圖像傳感器的靶面上,一般攝像機在出廠時,對后焦距都做了適當的調整,因此,在配接定焦鏡頭的應用場合,一般都不需要調整攝像機的后焦。
在有些應用場合,可能出現當鏡頭對焦環調整到極限位置時仍不能使圖像清晰,此時首先必須確認鏡頭的接口是否正確。如果確認無誤,就需要對攝像機的后焦距進行調整。根據經驗,在絕大多數攝像機配接電動變焦鏡頭的應用場合,往往都需要對攝像機的后焦距進行調整。
后焦距調整的步驟如下:
a 、將鏡頭正確安裝到攝像機上。
b 、將鏡頭光圈盡可能開到zui大(目的是縮小景深范圍,以準確找到成像焦點)。
c 、通過變焦距調整( ZoomIn )將鏡頭推至望遠( e )狀態,拍攝 10m 以外的一個物體的特寫,再通過調整聚焦( Focus )將特寫圖像調清晰。
d 、進行與上一步相反的變焦距調整( ZoomOut )將鏡頭拉回至廣角( Wide )狀態,此時畫面變為包含上述特寫物體的全景圖像,但此時不能再作聚焦調整(注意:如果此時的圖像變模糊也不能調整聚焦),而是準備下一步的后焦調整。
e 、將攝像機前端用于固定后焦調節環的內六角螺釘旋松,并旋轉后焦調節環(對沒有后焦調節環的攝像機則直接旋轉鏡頭而帶動其內置的后焦環),直至畫面zui清晰為止,然后暫時旋緊內六角螺釘。
f 、重新推鏡頭到望遠狀態,看看剛才拍攝的特寫物體是否仍然清晰,如不清晰再重復上述第 a 、 b 、 c 步驟。
g 、通常只需一兩個回合就可完成后焦距調整了。
h 、旋緊內六角螺釘,將光圈調整到適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