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能嚴重過剩,企業數量眾多的中國電纜行業,“價低者勝出”已經成為行業內人人皆知的“行業準則”。而純粹的價格戰,直接導致電纜市場成了機械工業領域幾乎zui難掙錢的行當之一。
這一“扭曲”的行業發展,也成就了世界*的行業“奇觀”。中國電纜行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是世界zui大的市場,占份額超過30%,但竟然有超過7000家企業參與競爭,其中產值規模zui大者也僅僅才百億元左右,而大部分企業在低端領域狂打價格戰,行業整體平均利潤率不足5%。
在這種行業氛圍下,美國通用電纜毅然決然選擇進入中國,盡管是后來者,但實力不容小視。2012年,美國通用電纜實現了60億美元的銷售總額,按規模位居行業*三。相比較同期的中國電纜企業,即便zui大規模者諸如遠東、上上,也都不超過20億美元。
不得不承認的是,從電線電纜行業內部發展態勢看,雖然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總產值世界*,但是行業集中度極低,排名*企業累計僅占國內*的7%-10%。而且前些年快速的發展,從無到世界*,自然有很多企業因為市場需求茂生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這個市場,這是之前的一個發展趨向。
從發達國家歷史發展經驗看,未來數年間我國的線纜行業進行整合的趨勢不可避免。另外,消費者和各領域客戶對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價格不再是*條件。因此,在市場一次次地淘洗過程中,只有那些不懈地進行技術創新和營銷創新的企業才可能長久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