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駕駛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2024年上半年,智能駕駛領域持續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不僅技術不斷創新,市場規模也持續擴大。智慧城市網整列了10家上市智能駕駛企業2024上半年報數據,以此來綜合分析智能駕駛行業發展情況。
業績匯總表
10家上市智能駕駛企業的概況:
▲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智能駕駛艙的龍頭企業,德賽西威專注于人、機器和生活方式的無縫整合,為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以及車聯網技術提供創新、智能、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該公司是國際領先的汽車電子企業之一,與國內外汽車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緊密圍繞汽車網聯化、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業務涵蓋了構成智能網聯汽車核心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等領域,同時還涉及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服務、智能車云服務與數字地圖服務等。
▲深圳市豪恩汽車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專注于汽車智能駕駛感知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主要產品是集軟件、算法、光學設計和硬件于一體的車載攝像系統、車載視頻行駛記錄系統和超聲波雷達系統,包括車內監控系統、電子后視鏡系統、行泊一體系統、前視主動安全系統、域控制器系統、智能泊車系統、智能視覺系統、超聲波雷達系統、毫米波雷達系統、視覺傳感器系統等。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均勝電子在智能駕駛艙領域同樣具有領先地位,其業務涵蓋智能駕駛、汽車安全、汽車電子及車聯網等多個領域。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全球化戰略,為全球汽車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志科技在行車記錄儀、智能輔助駕駛等市場已經實現產品大規模量產,為智能駕駛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產品解決方案。
▲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創達在智能駕駛領域也有重要布局,其主營業務涵蓋軟件開發、技術服務、軟件許可和商品銷售,專注于智能操作系統技術,如Linux、Android、RTOS等底層技術及應用開發,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
▲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誠邁科技聚焦操作系統技術領域,定位于領先的操作系統專家,屬于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主營業務為軟件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研發與銷售。公司業務涵蓋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泛在物聯網操作系統以及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在全球范圍內提供軟件開發和技術服務。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國內導航電子地圖的龍頭企業,四維圖新在智能駕駛領域也有深入布局。其主營業務包括智云業務、智駕業務、智艙業務、智芯業務等,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等領域。
▲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藍谷的主營業務是純電動乘用車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發布了全新技術品牌“達爾文系統”,實現了包括ADAS智能輔助駕駛、L3級自動駕駛等在內的智能駕駛功能。同時,公司與華為在5G智能網聯方面展開合作,共同開發具有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
▲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亞太股份主營業務是汽車基礎制動系統、汽車底盤電子智能控制系統、輪轂電機以及線控底盤的開發、生產、銷售。公司以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為基礎,布局汽車智能網聯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打造智能汽車環境感知+主動安全控制+移動互聯的無人駕駛產業鏈,實現了77GHz毫米波雷達,視覺系統(含控制器)產業化。
從以上對10家上市企業的概況可見:德賽西威、光庭信息、豪恩汽電、均勝電子是專注于智能駕駛、智能汽車領域的企業;全志科技、中科創達、誠邁科技則是以芯片/軟件為主的企業,涉及智能汽車業務;四維圖新也是以導航電子地圖為切入點的智能駕駛相關企業;而亞太股份和北汽藍谷是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近期在智能駕駛領域也展開布局。
一、行業增長勢頭強勁,但分化明顯
從上述公司的財務數據來看,智能駕駛領域整體上保持了增長態勢,但不同企業之間的表現卻大相徑庭。德賽西威(002920)和全志科技(300458)無疑是上半年的明星企業,其中德賽西威的營業收入達到116.92億元,同比增長34.02%,凈利潤也實現了38.11%的增長;全志科技則憑借57.30%的營收增長率和驚人的800.91%凈利潤增長率,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這些公司的優異表現,主要得益于其在智能駕駛技術、芯片研發及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深厚積累與不斷創新。
均勝電子(600699)的營業收入雖然有近270.79億元,但增長僅0.24%,幾乎持平,公司應當處于市場調整的平穩期。
豪恩汽電(301488)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雖然都不高,但均有所增長,可見公司保持穩定發展。
亞太股份(002284)以汽車安全技術為基礎,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上半年也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但從其營收構成看還是以汽車基礎制動系統為主,不過作為國內第一家完全自主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未來值得期待一下。
誠邁科技(300598)的凈利潤雖然絕對值仍為負,但同比增長率高達48.53%,顯示出公司在努力改善盈利狀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科創達(300496)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雖然都下降,但其實智能汽車業務較上年同期其實是上漲了4.34%的,雖然沒有2023年30%的高增長,但依然保持了增長態勢。
四維圖新(002405)和光庭信息(301221)的凈利潤都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其中四維圖新更是虧損了近3.56億元,同比下降20.62%。這反映出智能駕駛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挑戰,部分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遭遇了困難。
北汽藍谷(600733)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35.16%,是所有公司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原因是整車銷售減少,收入同比減少所致。
二、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面對市場的激烈競爭,智能駕駛相關企業紛紛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以搶占技術制高點。從上述公司的業績報告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德賽西威、全志科技等高增長企業,還是四維圖新、光庭信息等面臨挑戰的企業,都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這種趨勢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堅實基礎。
三、市場需求與政策支持雙重驅動
智能駕駛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的雙重驅動。隨著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產品的接受度不斷提高,以及各國政府對智能駕駛技術的重視和扶持,智能駕駛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智能駕駛產品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未來展望: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2024年上半年業績看,智能駕駛企業呈現出了分化的趨勢,企業需加強成本控制、提升產品競爭力,并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競爭策略的變化,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從行業整體來看,智能駕駛行業的前景還是十分廣闊的。一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智能駕駛產品將逐漸普及到更多車型和場景中;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政策環境、法律法規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的挑戰也需要企業積極應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