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8月22—23日,由中國航空學會應急救援分會、湖北省航空學會與上海市航空學會主辦的2024第二屆航空應急救援年會及第8屆民用直升機產業國際論壇在湖北省襄陽市順利舉辦。
本屆年會圍繞“多方協同助推航空應急救援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主題展開,邀請到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國家消防救援局、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航空工業航宇、俄羅斯直升機公司、萊奧納多中國等單位的25位海內外專家學者作報告,共計發表24場專題演講,組織1場小組討論,吸引了30余家企業參與,來自應急相關機關司局、各應急救援中心、主機廠、航空院校、通航單位、技術廠商等單位的近300位領導與行業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共同促進應急救援產業發展。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以《筑就空中天路 讓低空經濟展翅高飛》為題作主旨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應紅以《航空救援敏捷運輸和航改陸應急裝備發展》為題作主旨報告。
會議結束之后
參會嘉賓觀摩了由航空工業航宇和襄陽市藍天救援隊開展的模擬水上救援場景演示。此次論壇不僅大咖云集,更是通過實物展示和實操演練,使論壇更貼近了應急救援實戰化需求。
航空航天產業
據悉,航空航天產業是襄陽傳統優勢產業,聚集了航宇救生、航宇嘉泰、航力機電、航天42所、航泰動力、超卓航科等一大批龍頭骨干企業。涉及航空機電系統、機載內飾、
無人機制造、特種飛行、航空保障服務和航天固體推進劑等領域,具備航空座椅、飛機內飾、救生防護裝備、通航飛行器研發生產以及飛機發動機、機載設備、配件及子系統維修能力。近年來,襄陽市按照產業鏈式發展思路,明確一名市委常委牽頭掛帥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搶抓當前軍民融合和發展“大飛機”產業、低空經濟等戰略機遇,聚焦航空應急救援系統和客艙內飾系統兩大板塊,實施產業集聚“四大行動”,加快融入國內民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聚力打造國家級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基地、中部地區軍民融合航空產業發展示范區、輕型運動航空器研發制造高地、國際知名航空運動基地和國家航空檢測認證中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