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上市公司】自去年以來,安防行業的IPO降溫現狀已然顯著。
據CPS中安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完成上市的安防廠商主要是安凱微、視聲智能、第四范式、立方控股等,相比2022年格靈深瞳、思特威、云從科技、涂鴉智能、魅視科技、熵基科技等安防廠商的上市熱潮,2024年上半年的上市情況更加慘淡。
特別是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監管政策持續加碼,企業上市門檻提高,出現了首次IPO申請企業銳減和IPO終止數量不斷攀升等狀況。
縱觀安防行業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已有上百家涉及安防業務的廠商登陸資本市場。而今,在“嚴把入口關”的境況下,從今年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IPO情況來分析,或能窺見下半年的IPO走勢和安防產業面臨的“冰與火”局面。
星宸科技上市成功,募資嚴重縮水
2024年3月,星宸科技正式于深交所敲鐘上市。
自2022年開始沖刺IPO,至2024年上市。在沖刺IPO的前兩年,星宸科技的估值曾從2.82億元漲翻到226.10億元。
與之相得是,從擬募資額度30.46億元,到實際募資6.3億元,縮水了24億元。
在這個數據背后,最直觀的體現了資本市場對IPO企業并沒有那么看好了。
在海思蟄伏的幾年,星宸科技迅速崛起,市占率一度超越海思,迎來了高光時刻,也是其估值不斷攀升的重要原因。
可以說,星宸科技在中低端IPC SoC芯片的實力無容置疑,但在群狼環伺的IPC SoC芯片行業,沒有出現一家能完全替代海思,特別是高端芯片的能力,廝殺就不曾止步。
而今,在海思從年初宣布回歸以來至5月聯合多家模組廠推出的芯片新品,著實吸引了業內的極大關注,不能不說,星宸科技的危機或一步步加深。
此外,在證監會階段性監管不斷收緊和市場低迷,A股市場的IPO數量和募資額都出現了顯著下降的重壓之下,星宸科技選擇了盡快上市。
終究而言,星宸科技仍是成功上市了,但麥馳物聯則不太樂觀,直接終止IPO。
麥馳物聯凈利潤未達標,終止IPO
資本市場從不缺參與者,有人上場,也有人退場。
在新“國九條”政策的實施后,通過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提高強制退市標準和加大監管力度,也讓不少公司被迫選擇退市。
諸如,根據深交所新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修訂)》,該規則要求發行人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 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 6000萬元。
這其中,麥馳物聯此時撤回申報IPO,也反映出其2023年的業績可能不達預期,凈利潤可能未達到6000萬元。
從麥馳物聯2020-2022年的凈利來看,分別為8191萬元、5783萬元、5450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7535萬元、5464.77萬元、5053.74萬元,呈連年下滑之勢,且近兩年均已低于6000萬元。
此外,麥馳物聯前五大客戶看,清一色的房地產開發商,如保利、綠地、萬科、華潤等,近些年房地產的暴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營收情況,其應收帳款逐年增高,2020年末-2022年末,麥馳物聯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約3.86億元、4.60億元、4.86億元。
眾所周知,作為安防的重要子系統,樓宇對講系統已深度滲透至住宅小區、別墅區、醫療機構、金融機構及教育機構等各個領域,實現了廣泛的普及。
然而,在同質化和價格內卷的壓力之下,樓宇對講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升級也迫在眉睫,以及與智能家居的融合和創新才是未來趨勢。
而對于麥馳物聯而言,從IPO過會到撤回上市,是一個艱難的事實,唯有加大研發和創新,重振業績,上市之路仍有希望。
多家企業IPO卡殼,上市進程放緩
在IPO之路上,停擺有諸多因素的影響,可能是行業大環境和政策變動的壓力,也可能是企業自身的經濟情況變動導致的無法推進。
2021年9月提交注冊的曠視科技、2022年啟動IPO的立林科技,還有2023年在創業板提交注冊的睿聯技術,在IPO之路上的狀態較為典型。
特別是作為AI“四小龍”,商湯科技在2021年12月30日港交所上市,云從科技也在2022年5月27日登陸科創板,依圖科技2021年7月科創板IPO失敗,而最早申報上市的曠視科技卻卡在注冊環節。
同病相憐的是,2022年就吹響上市集結號的立林科技,在兩年之后仍遲遲未有進一步上市進展。
此外,還有2023年在創業板提交注冊的睿聯技術,也處于未上市的狀態。
雖然當前的IPO進展暫不明晰,正如業內人士所言:“企業上市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涉及的層面也很多,既然沒有撤回或終止,這些企業還是有機會登陸資本市場。”
結語:
前幾年,受益于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裕,IPO發行即呈現一路高歌猛進的狀態,且募資金額也很多,甚至不少企業上市實現超額募資。
而今,不論IPO的周期和募資額度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加之政策層面“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還在IPO之路上的企業仍有機會,也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