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11月13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重慶市
傳感器及
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加快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打造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高成長性產業集群。
傳感器及儀器儀表是獲取自然生產領域中數據、信息的主要途徑,是“制造”走向“智造”的關鍵一環,產品門類覆蓋12大類、42小類,超6千種品類、2萬種規格。為貫徹落實《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推動傳感器與我市主導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高質量創新發展高地,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規上企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年均產值增速達到6%,規上企業數量倍增至10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達2—3家;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3%、高端研發創新人才占比達50%,培育創新平臺5家以上,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20項以上,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30款以上。形成以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及其拓展區為核心,重點區縣及重點基礎產業園為增長極的“雙核多級”產業格局。
重慶將重點從打造儀器儀表核心產品、推動傳感器高端化發展、補齊配套環節短板、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引育優質市場主體、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強化服務平臺支撐七個方面入手,同時強化金融支持、加快人才匯聚等保障《行動計劃》落地落實。
在打造儀器儀表核心產品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提檔升級測量儀器儀表產品。支持運用超聲波、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公用能源計量設備智能化、高端化,依托專業投資基金開展海外并購,不斷縮小溫度、濕度、壓力、流量等智能變送器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鞏固執行儀器儀表技術優勢。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合作并購、自主創新等方式,重點發展船用級執行器、單作用電液執行儀器儀表、氣液聯動執行儀器儀表等系列產品,提檔升級調節閥、球閥、蝶閥、閥門定位器等傳統優勢產品,布局發展三偏心全金屬密封蝶閥等大口徑、高磅級產品。
打造科學儀器儀表特色化品牌。鞏固流程氣體、環保氣體、流程水質等領域技術優勢,加強高端激光分析儀系列產品研發,推動汞分析儀、激光粉塵儀、超低紫外分析儀、粉塵微質量檢測儀、爆炸性沉淀粉塵檢測儀等環保氣測和測塵監測產品產業化。
提升核能儀器儀表國產替代率。推動核級溫控、中子能量、流量、棒位、液位,以及核級熱式質量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等產品產業化;支持龍頭企業加快核級執行器產品設計制造認證許可,推動核電閥位變送器、核電閥門限位開關、核級調節閥等通過核級產品鑒定試驗測試,填補國內第三代核電核級電動執行器空白。
在推動傳感器高端化發展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支持建設螢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園三期等項目,推動高新儀器儀表基地、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等項目建設。聚焦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電子、醫療電子等應用領域,重點發展新型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以及微型化、智能化的敏感元器件。圍繞聲、光、電、磁和微系統領域,引進一批傳感器、微系統、通信模組等領域優質企業。鼓勵我市晶圓制造企業開放硅基產線加工高端元器件,支撐傳感器制造企業開發微硅電容、微硅質量流量等傳感器產品。
在補齊配套環節短板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加大基礎材料研投力度,依托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圍繞微電機復合材料、高精密電阻合金帶材、半導體及微電子封裝用復合材料、動力電池組用復合材料、熔斷器用復合材料等,建設具備穩定供貨能力的專線;支持合作并購一批高端金屬導電材料及其復合材料,推進環保工藝研發,盡快突破貴金屬環保提純工藝研究試驗。填補關鍵芯片產品空白,聚焦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市場需求,引進并購一批國內外知名MEMS芯片設計和制造的龍頭企業,建立國際領先的MEMS芯片生產線和封裝線,以IDM模式打造MEMS芯片全產業鏈,培育新增長點;支持設計企業加大模擬/數?;旌闲酒耐度肓Χ?,開發更多支撐信號傳輸轉化的芯片產品。
在加強核心技術創新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支持本地高校和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建設儀器儀表創新平臺,發揮其學科優勢和人才資源優勢,聚焦高精度智能壓力變送器、超聲波流量計、超低排放污染氣體監測設備等核心產品的技術迭代和應用場景創新,不斷鞏固我市在細分領域的比較優勢。聚焦MEMS傳感器、四類儀器儀表等重點領域,建立“企業出題、政府立項”科研攻關模式,支持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芯片廠商和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圍繞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高性能、高可靠、長壽命技術,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技術,以及信息處理、融合、傳輸等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構建“龍頭企業+產業園區+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型技術創新平臺,帶動優勢領域在技術創新方面早出成果。
在引育優質市場主體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瞄準重點領域龍頭企業,形成招商清單,策劃推動一批重點招商項目,加強與專業投資基金的戰略合作,促進招商項目簽約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滾動實施。以產業鏈招商為主線,組建專業招商團隊,整合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各類資源,圍繞我市重點發展方向,不斷拓寬傳感器及儀器儀表上下游產業鏈招商資源渠道。深入實施“鏈長制”,完善“鏈長+領軍企業+鏈主企業+屬地區縣”聯動機制,解決鏈主企業在生產、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問題和困難,責任制、清單化解決其在科創、重組、管理等關鍵環節的問題和困難,通過多方聯動培育引進優質企業,培育更多鏈主企業,不斷吸引傳感器及儀器儀表企業來渝布局。協調市工業和信息化、市科技發展等專項資金,加大對傳感器及儀器儀表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深化區域協同發展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充分發揮我市區位優勢,全面加強與北上廣深等重點省市交流,強化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合作。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重大項目、創新平臺、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加快形成全域共享、雙核驅動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推動全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品接軌國際市場,整合各類優質資源,精準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并購海外優質資產,增強我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國際競爭實力。
在強化服務平臺支撐方面,《行動計劃》提出:
支持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等重點區域謀劃建設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公共服務綜合體,服務本地高校在測控技術、計量技術、科學儀器等領域的技術成果轉化、標準體系構建。建立“龍頭企業+檢測機構”型計量服務平臺,解決傳感器及儀器儀表中小企業生產設施不完備、檢測能力不足等問題,吸引各類企業集聚。構建“科創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傳感器及儀器儀表企業。引進中科院精密測量研究院、全國核儀器儀表標準化委員會等國家級權威平臺在渝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標準體系驗證、共性技術供給等專業服務,提升我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全國話語權。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行業組織、產業園區、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建設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適配驗證服務平臺,縮短產品適配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將強化金融支持,建立“龍頭企業+市級投資基金+市場化專業投資基金”的架構體系,鼓勵支持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我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重大項目投資,撬動社會資本等共同參與產業發展。
此外,重慶鼓勵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等重點區域,加大對傳感器及儀器儀表領域創新的財政資金投入;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針對儀器儀表材料、關鍵基礎元器件等輕資產項目融資需求的信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