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焦點新聞】中國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如今,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我國交通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效。2012年到2021年底,鐵路、公路增加里程約110萬公里,相當于繞行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對20萬以上人口城市的覆蓋率均超95%。科技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加之相關政策的推動,各省市也不斷加快推進交通管理方面的數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特別是智慧交通已成為推動交通強省建設的著力點。小編在本文中整理了幾個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設案例,一起來看!
秦皇島交警大力探索城市交通精細化治理
秦皇島市建設數字孿生平臺,成為全國首個路網路段全息感知全覆蓋的地區,同時新建大數據平臺,實時掌握區7條外聯通道、9條區內主要道路、7個微循環片區、35個重要交通節點的總體交通態勢,確保態勢感知“有據可依”。該市新建“情指行”一體化指揮平臺,設置執勤崗和鐵騎巡邏崗,落實實名勤務,實現警務要素一圖展示。通過對講機快速指揮就近警力處置突發警情,4G執法記錄儀實時傳輸警力現場情況,實現對日常交通管理的精準化、可視化調度。組建旅游旺季信控專班,新建信號優控平臺,建設、升級信號機19臺,改造融合6個可變車道路口,3條潮汐車道機器人等,確保指揮調度“從容有序”。
東莞濱海新區實現道路治理“數智賦能、一網統管”
東莞濱海灣新區以城市道路綜合治理為重要場景,以智慧多功能桿為主要載體已基本建成城市道路智聯“一張網”、城市道路治理“一平臺”及數字賦能“一中心”,通過對人、車、事、物、情五要素的實時監測,實現市政道路綜合治理的“一網統管”。目前,已落地道路設施“集約建設”、視頻監控“共享共用”、城市照明“電盡其用”、工程車輛“精準管控”、道路交通“綠波暢行”、行人服務出行服務保障、戶外作業“全過程監管”、道路治理“數智賦能、一網統管”等十余項典型應用場景,并依托智慧道路管理平臺實現了交通出行、公共安防、市政管理、應急管理等領域的高效協同。
晉江要求11月底前各停車場信息接入城市停車監管平臺
近日,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發出通知,要求各停車場經營(管理)者將停車場信息系統接入城市停車監管平臺,逐步實現全市一個平臺智慧化監管。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接入對象為全市各類停車場,包含配建停車場、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場及道路智慧停車泊位等,經營類和非經營類停車場均須接入平臺。接入數據包括車場系統心跳包、進場記錄、出場記錄、車場位置(經緯度)、經營者聯系方式等信息。
上海松江“智慧交管”賦能城市道路安全
松江公安分局交警支隊依托各“智慧交管”系統有序管理松江的道路交通,優化轄區道路交通組織。據介紹,交警部門根據各大景區、商業圈等重點區域的周邊道路情況,利用相關智慧平臺實時發布的停車建議,特別在節假日期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定程度避免了部分路段的擁堵情況。智慧的交通管理系統除了排堵保暢,在消除隱患方面也發揮了作用。
麗水構建“交警智芯”,助力“減量控大”
今年以來,麗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依托數字化改革場景“農道安”打造麗水“交警智芯”,通過構建“優行、安行、智行”工作體系,實現公路貨運行業“一件事”改革。今年以來,全市交通運輸生產總值同比增加6.4%,涉及重型車輛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26.67%。 麗水交警在“交警智芯”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升級“超速監測”“工程車智控平臺”“貨運車輛安全管理云平臺”等7項為企服務子場景,實現貨運行業大數據監管,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