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沐淪之濱,潢水之畔,西拉沐淪河九曲蜿蜒向東,一路進入草原首驛多彩林西,林西縣得享草原母親河連綿不絕的深厚恩澤,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因河而美。多年來,林西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在基層打造河長制綜合治理模式;啟用智慧河長監管平臺,用科技賦能河流回歸本色;因河施策,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多措并舉智慧治水,水域生態生機勃勃。
河長履職盡責 擦亮水域生態基色
西拉沐淪河與其一級支流查干沐淪河,二級支流巴爾汰河、嘎斯汰河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網,是林西大地上的生命線與生態軸。2018年以來,林西縣以河長制作為加強河流管理的抓手,構建“縣、鄉、村”三級河長制,鎮、村兩級河長在巡河護河、河流環境、河道垃圾、岸線保護四個方面,向縣總河長做出書面承諾。全縣行業主管部門擔負牽頭責任,各鄉鎮黨委政府做好屬地管理,村兩委實施組織管理,確保總河長政令暢通,鎮、村兩級河長協調推進。“我們還聘用了103名巡河員,邀請檢察官擔任河道檢察長,強化對重點河段及國控斷面河道專人管護,通過‘河長+檢察長’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強化監管,通過暗訪和巡查,達到督導問題、交辦落實、清理整治的顯著效果。”林西縣水利局河湖管理股高彥龍介紹。
五年來,林西縣186名河長飽含對水域生態的深厚情愫,護好一方水脈,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筑牢生態根基。目前,三級河長累計巡河1.2萬余次,發現、解決問題52個,5名河長入選赤峰市最美河湖衛士。
直面問題短板 還原河網清澈底色
在查干沐淪河西岸,22.5公里長的防洪工程宛如長城矗立在河道右岸,守護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讓威脅沿岸三十多年的水患得到根治,這只是林西縣修復水域生態,合理利用水資源的一個縮影。林西縣直面河流領域問題,堅持因河施策,完成全縣36條河流岸線規劃,排查整治了41個水利部下發的阻礙行洪圖斑,及時消除行洪安全隱患。
“‘十三五’期間,河道治理總投資1.44億元,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治理重點河段31.7公里,一舉解決過往遺留的河道污染問題,修復水土保持治理面積40萬畝。”林西縣水利局副局長王立民介紹。西拉沐淪奔騰向前,每一滴甘泉都凝聚著林西堅決維護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的態度與決心。
啟用智慧護河 賦能水系回歸本色
林西縣五十家子鎮總河長王金柱打開手機登錄“河長通” APP,各村河長是否按時巡河,河道環境怎么樣,都明明白白的展現在手機上。“使用手機APP巡河方便高效,能及時發現、處理河道問題,而且便于監督問題解決。”王金柱介紹。
在內蒙古自治區河湖長制綜合管理平臺上,林西縣各處河流溝渠一覽無余,如果有河道內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違法行為都在監控之下,監控設備廣泛分布在羊腸子河等重點段河岸,攝像頭可360度無死角旋轉拍攝,最遠拍攝距離達500米,實現了對河道的遠程監控。全縣各級河長可登錄“河長通”手機APP,配合無人機巡河,極大提升了巡河效率,有效防止各類河道違法行為的發生。通過“人查+技巡”方式,林西縣實現了巡河電子化、數據實時化、資料集中化、治理精準化,讓巡河制度有跡可循,盡在“掌”控。
水潤天中皆靈性,人文生態盡朝暉。治水之路永無止境,林西縣始終堅持推動河流水系綜合治理,書寫引水進城、活水繞城、清水穿城的水韻新篇,讓綠水青山成為林西縣最亮麗的底色,繪就“水潤林西”的新愿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