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4月8日下午15時30分左右,岳廟派出所接到游客求助,稱母親在平湖秋月不慎腿摔傷了,已經無法行動,情況十分危急。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傷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身體并無大礙,這得益于完善的智慧急救體系和醫務人員之間默契的配合。
首先,智慧急救體現“急”上。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立即聯動120并派警力到達現場。但是當時恰逢雙休日,西湖景區人山人海,沿線交通也十分擁堵導航顯示路線全是紅色??紤]到病人情況緊急,為了盡快進行救治,岳廟派出所當即聯系120司機讓他們走正常情況下機動車禁行的白堤,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發現場,輔警陳瑜超考慮到游客密集,便一路在前奔跑帶路。最終,救護車從斷橋到達老人受傷現場僅用了4分鐘。利用5G導航技術,事先掌握交通情況,“智慧急救”系統平臺將救援前移,搶贏救治主動權。
其次,智慧急救體現在“智慧”上。接到老人后,120醫生對老人進行專業的前期固定處理,避免二次受傷。同時在疾馳的120救護車上,醫院醫務人員緊急施救,迅速展開治療,火速開展骨折程度監測等,并將數值同步回傳醫院,提高救援效率。
總的來說,通過“智慧急救”系統,醫院可以實時掌握120救護車內的患者情況,實時了解、預判的救護車到院時間,實時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等信息,方便院內科室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準備。
一方面,此次事件顯示了智慧急救的強大功能,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健康問題日益重視,智慧急救也正在蓬勃發展中。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一個問題:人們面對突發意外應該怎樣做好安全防范?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應對意外情況。
第一,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智慧急救發展。數字經濟發展促進醫療行業的變革,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智慧醫療時代,但是存在普及率低、智慧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因此,政府及醫療部門應該加大力度發展智慧急救,提高對智慧急救的研發投入,實現在緊急情況下也能遠程治療、遠程監控當事人的功能,保證即使緊急救護設備沒能趕到現場,人們也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把傷害保持在最小范圍,最大程度確保人們的安危。同時政府應加強與中國移動5G網絡領域合作,利用5G網絡低時延高速率等特性,保證傷者能夠實時與120指揮中心交流互動,高效搶占急救黃金時間。
第二,社會各組織機構應做好急救服務設施建設,普及急救知識。在物聯網時代下,可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在線向人們教授簡單急救方法,充分利用其“智慧性”。以便不時之需。
此外,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全力推進應急救護知識普及,提升市民的急救能力。
最后,個人在戶外活動時也應注意安全。準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根據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戶外活動,避免高?;顒?。時刻牢記一切以生命安全為首的理念,做好安全防范,把身體健康問題放在首位。
當然,生活中各種意外時有發生,屢見不鮮,我們不能完全避免意外事件,但做好相應措施有助于把損失降低到最小范圍。智慧急救提高就醫效率,為生命安全保駕護航。構建智慧急救新模式需要人們合力共建,同時人們也要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才能減少意外傷害的發生,減輕痛苦,人們幸福感才能隨之提高。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