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能源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推動我國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有效措施,對提升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針對電力、煤炭、油氣等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需求,提出要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通過能源工程因地制宜挖掘和拓展數字化智能化應用,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
《若干意見》從總體要求、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推進應用試點示范、推動共性技術突破、健全發展支撐體系、加大組織保障力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舉措。
《若干意見》明確了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發展目標。到2030年,能源系統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應用體系初步構筑、數據要素潛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約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能源系統智能感知與智能調控體系加快形成,能源數字化智能化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能源系統運行與管理模式向全面標準化、深度數字化和高度智能化加速轉變,能源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能源系統效率、可靠性、包容性穩步提高,能源生產和供應多元化加速拓展、質量效益加速提升,數字技術與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對能源行業提質增效與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的支撐作用全面顯現。
在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方面,《若干意見》制定了六條措施,并提出要加強規?;履茉椿刂悄芑夹g改造,提高弱送端系統調節支撐能力,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水平,促進新能源發電的可靠并網及有序消納,保障新能源資源充分開發。推動智能測井、智能化節點地震采集系統建設,推進智能鉆完井、智能注采、智能化壓裂系統部署及遠程控制作業,擴大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應用。
在推進應用試點示范方面,《若干意見》推動多元化應用場景試點示范和加強試點示范項目評估管理,重點推進在智能電廠、新能源及儲能并網、輸電線路智能巡檢及災害監測、智能變電站、自愈配網、智能微網、氫電耦合、分布式能源智能調控、虛擬電廠、電碳數據聯動監測、智慧庫壩、智能煤礦、智能油氣田、智能管道、智能煉廠、綜合能源服務、行業大數據中心及綜合服務平臺等應用場景組織示范工程承擔系統性數字化智能化試點任務。
在
推動共性技術突破方面,《若干意見》指出,推動能源裝備智能感知與智能終端技術突破。
加快能源裝備智能傳感與量測技術研發,提升面向海量終端的多傳感協同感知、數據實時采集和精準計量監測水平。推動面向復雜環境和多應用場景的特種智能
機器人、無人機等技術裝備研發,提升人機交互能力和智能裝備的成套化水平,服務遠程設備操控、智能巡檢、智能運維、故障診斷、應急救援等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典型業務場景?!度舾梢庖姟愤€提到推動能源系統智能調控技術突破、推動能源系統網絡安全技術突破等措施。
為保障意見順利實施,國家能源局還將強化組織實施、推動協同創新、加大支持力度。
《若干意見》的印發恰逢能源行業變革之時,通過強調高效協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以管理分級、金融支持、人才建設等多種“組合拳”,健全能源發展支撐體系,為能源轉型升級提供“源動力”。同時,《若干意見》的發布,不僅在政策層面上為中國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指導和政策支持,而且還有望加快推動新能源發電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對行業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產生持續的積極影響。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