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智能家居】近段時間,席卷各大行業的最熱話題恐怕非ChatGPT莫屬。自去年底橫空出世以來,包括百度、騰訊等各大科技巨頭火速官宣入場,家居、汽車、電商等行業也有不少企業先后接入“ChatGPT”。有人認為,ChatGPT將顛覆未來世界,也有人認為,ChatGPT是雷聲大雨點小。對家居行業而言,特別是一直被吐槽“不夠智能”的智能家居,ChatGPT能否帶來新的改變,又要等待多久才能實現?
01.ChatGPT掀起 “智能革命”
我們先來看看ChatGPT到底是什么?簡單來說,它是一個對話AI模型,涉及領域包括編程、翻譯、游戲、編輯、設計等等,而且還能“邊聊邊學習”,幾乎是無所不知。
比如我們問該怎么挑選沙發,需要注意什么,ChatGPT能迅速列出幾大原則。想要了解如何裝修最省錢,ChatGPT則建議我多選幾個商家報價,并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籠統來看,答案都沒什么毛病,但也算不上很實用,以“選擇沙發”為例, ChatGPT回答的這些要素其實還可以往下深挖,比如尺寸還要根據家庭戶型空間來定,而填充物的選擇也有天然橡膠、人造棉、海綿等等,不同材質會有不同體驗。
不過,ChatGPT有一個特點是可以在“一問一答”中學習,如果我們能給它提供更完善的答案,那么下一次它在回答類似問題時,可能也會回答得更深入。因此,盡管當下ChatGPT的應用尚未足夠成熟,但已有不少企業開始嘗試接入。
首先,三大家電巨頭美的、海信影像、長虹已經官宣成為百度旗下類ChatGPT應用“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態合作伙伴。美的集團表示,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后,美的智能家居、美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將能優先內測和使用文心一言的諸多能力,并提升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其實,家電行業與ChatGPT應用的合作是最容易想象的,畢竟當下大部分的智能家電都已經進入“大屏時代”,也開始聯通物聯網,未來也將會進一步融入智能化。
不過從美的的發言來看,目前美的接入“文心一言”仍屬于測試狀態,也就是說不僅美的的智能產品需要學習,“文心一言”也同樣需要學習才能更好面向消費者開放。
其次,齊家網、土巴兔也成為了首批加入“文心一言”的家居家裝平臺。家裝平臺與類ChatGPT應用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幫助家裝設計師高效地生成設計圖及方案;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客服的建立,讓家裝管理及服務更加智能和精準,做到家裝全流程的實時跟進。
以土巴兔為例,目前其自主研發的室內裝修云設計軟件“圖滿意”,可以快速完成戶型繪制、改造,并實現VR、AR瀏覽。在加入AI人工智能以后,類似的設計軟件能否實現全球設計素材的搜索及應用,打開消費者的設計思路,這里就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最后,IoT開發平臺服務商涂鴉智能,也在近日宣布推出智能家居場景下的類ChatGPT技術智能應用Demo。對智能家居而言,IoT(物聯網)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技術,但如果沒有它,我們的智能家居就不能擁有智能大腦,而只能成為單純的“家具”。
涂鴉智能表示,類ChatGPT應用Demo將能為用戶帶來從“智能”到“智慧”的升級體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用戶在對話中表現出疲憊、憤怒等明顯的語義變化時,它可以控制智能設備播放輕松的音樂或將燈光調整到更柔和的水平,進而平緩用戶的心情。
02.AI讓智能家居更懂“人”
上面這些設想,是不是很誘人?可惜的是,當下智能家居的發展還遠遠未達到這樣的智能化程度,家居新范式梳理發現,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后,國內智能家居的增長正陷入“瓶頸”,科幻的未來仍未照進現實。
2014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引爆智能家居行業。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將以21.4%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25年將實現5.4億臺的出貨量。但與巨大的市場規模相比,當前中國智能家居的滲透率仍然較低,智能家居的落地和普及,還處于萌芽和教育階段。
如此現象背后,是智能家居“不智能”的痛點。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智能家居所覆蓋的領域有限,互聯控制無法實現大部分場景的串聯,這讓需要不少智能產品用起來略顯雞肋。
以智能空調為例,用戶可能需要在淺眠時調低溫度,而在深度睡眠后調高溫度,類似的需求要讓實時監測用戶身體狀況的智能穿戴設備,與調節溫度的智能空調聯網,才有可能實現。
另一方面,目前的智能家居產品執行的往往是固定式的交互命令,這種“命令式”的提問,其實是需要用戶先理清楚邏輯,再提出要求,跟人與人之間的“聊天式”問答差別較大,體驗感遠達不到用戶的預期。
但ChatGPT的出現,則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一方面,它可以提升用戶與智能家居交互能力,ChatGPT類應用對于用戶意圖的理解會更為智能,不僅能執行系統固有的指令,還能根據對話情況微調實時響應。
有工程師嘗試用ChatGPT改變智能家居的使用體驗,他沒有直接對ChatGPT下達指令,而是像跟朋友吐槽一樣,說道 “我在辦公室里錄制視頻,燈光太暗了,你能幫我做些什么嗎?” ChatGPT便通過語音助手打開了電燈。
此外,ChatGPT類應用還有強大的上下文關聯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喜好和使用習慣,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服務,這樣用戶就無需時刻“下命令”,只要表達自己的感受,ChatGPT就能懂你的感受了。
其次,ChatGPT類應用可以提升智能家居自動化能力,實現“自主智能”。比如在場景照明中,將能夠提升燈光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從黃昏到黑夜,不斷調整燈光的亮度;比如當你有一只寵物,你只需要說出“幫我照顧貓咪”,ChatGPT應用就能根據貓咪的生活習慣,在不同時間段進行投喂。
要讓智能家居“想用戶所想”,除了需要實現智能聯網之外,還需要依托系統和產品的自動化能力,而ChatGPT將能夠有效提升這種自動化能力。
03.ChatGPT真能“破局”?
不過,家居新范式認為,ChatGPT雖然成為了指引智能家居向前邁進的“燈塔”,但整個行業要從“此岸”游到“彼岸”,則恐怕不是一天能到達的。科幻的未來總會來,但還沒有那么快。
因此,縱然ChatGPT的狂熱跟隨者依然不少,但也有不少家居企業理智地回應,比如帝歐家居就在投資者平臺回應,公司未涉及ChatGPT相關業務;裝飾品牌東易日盛則回應雖然與小米家居有深入合作,但也未涉及ChatGPT。
當我們冷靜下來看待ChatGPT與智能家居發展之間的關系時,或許會發現,ChatGPT未必是當下的最優解,智能家居行業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在其它方面。
比如想要增強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能力,當下來看,制定統一的標準或許更為重要。這也是Matter1.0誕生的原因,它可以提供一種基于IP的統一連接協議,從而讓設備之間實現高效互聯,先解決“能不能聯通”,再解決“如何聯通”,這似乎更為實際。
另外,數字安全也是保障ChatGPT類應用能夠落地的關鍵。在ChatGPT還未廣泛應用的當下,數據安全問題已經不斷困擾智能家居,要解決這一問題,既需要家居廠商要不斷提升和迭代智能終端設備的安全性能等級,也需要行業共同努力,同時加強云端數據安全管理。
最后,則是給予 ChatGPT學習的時間。百度智能音箱“小度”曾在品牌微電影《老杜》中,以“陪伴關系”來詮釋未來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的關系,就像一個三歲孩童要成為大人,人工智能要在未來承載如此多的情感需求,所以它也在學習成為“一個人”。
ChatGPT預示著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正在形成,對于產業發展而言,ChatGPT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也會來得更早,影響更深,所以我們需要冷靜關注ChatGPT的發展,卻不必盲目蹭熱點,只要裝備好自己,未來一定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