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云計算已成為中國IT市場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疫情反復、供應鏈短缺等諸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下,2022年中國整體云計算市場增速有所放緩。IDC預計,未來5年該市場復合增長率將在20%左右。在宏觀經濟小幅增長成常態的情況下,該增長率仍然相當可觀。云正在塑造新的IT行業,成為基礎軟硬件創新優化的主要驅動力和網絡、安全、應用等技術架構演進的重要新引擎。
IDC即將發布的《IDC FutureScape:全球云計算2023年預測-中國啟示》報告將分別闡述每項預測的含義,分析其對IT方面的影響,并提出了順應這些技術和市場趨勢發展的建議,可為云服務商制定業務發展戰略、云技術買家推進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IDC FutureScape 2023對中國云計算市場的十大預測如下,涵蓋了云基礎設施、云部署、云連接、云安全、云應用、云運營等多個方面:
預測一:主權云
到2025年,40%的中國500強企業會將10%的工作負載遷移到主權云上,以滿足數據、技術和運營要求。
預測二:智能運營
到2027年,45%的企業每年將節省超過100萬美元——通過使用事件驅動的自動化運營來提高彈性、減少重復性IT運營工作、并轉向完全自治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預測三:部署一致性
到 2025 年,75%的組織將青睞能夠在跨云、邊緣和專屬環境中提供一致性應用部署體驗的技術合作伙伴。
預測四:多云數據管理
到2026年,40%的中國500強企業將采用多云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多個云之間的主動數據遷移,以優化成本,減少對服務商的依賴,并強化治理。
預測五:云廣域網絡
到2026年,40%的企業將采用云廣域網絡和轉接網絡,以改善云和邊緣應用及工作負載的可用性、延遲、性能、可靠性和規模。
預測六:專用高性能基礎設施
到 2027 年,70%的組織將投資于基于云的高性能計算環境,以獲得敏捷性、規模和更快的業務洞察力。
預測七:網絡恢復即服務
到 2026 年,30%的中國500強企業將使用網絡恢復即服務,因為隨著勒索軟件攻擊增加,企業需要更為復雜的恢復策略,而這些策略很難通過自研獲得。
預測八:云的可持續性
到2025年,35%的IT買家在決定與云服務商合作時,會考量他們是否有能力展示自己如何幫助客戶減少間接碳排放。
預測九:AI驅動的應用開發
到 2027 年,人工智能將通過自動生成代碼來滿足65%的新數字化解決方案在開發和早期部署時的功能和業務需求,從而顯著提高開發人員速度。
預測十:成本優化策略
到2024年,數字業務復雜性和IT預算壓力將促使40%的中國500強企業通過細化收費、基準測試和多云優化來提高FinOps成熟度。
IDC FutureScapes 對技術、市場及生態系統的分析解讀能幫助企業技術高管更好地了解未來趨勢以及IT組織對企業的影響。該報告還著手于復雜多變的環境為技術高管指點迷津,并提出可依循、可執行的建議。IDC每年都會有一系列將在未來若干年影響企業走向的關鍵性外部驅動因素。FutureScape根據這些驅動因素提出十項預測、分析IT企業受到的影響,并針對未來五年給出相關建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