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新經濟形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轉向深化應用、普惠共享的新階段,市場前景廣闊。
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現狀
1、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同比增長16.2%。受國家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與市場需求的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將持續蓬勃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增至51.7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數字經濟滲透率
近年來,我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增長,2020年占比分別為8.9%、21%和40.7%。隨著我國產業數字化發展向深層次融合演進,預計未來數字經濟在各行業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增長。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中國數字經濟市場結構
我國數字經濟按內部結構可劃分為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兩大部分。2021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市場規模分別為37.2萬億元和8.4萬億元,分別占比81.58%和18.42%。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創新演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產業數字化對數字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產業數字化市場規模
產業數字化是指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7-2021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市場規模從21萬億元增長至37.2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5.37%。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創新,預計2022年中國產業數字化市場規模將達到42.9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數字產業化市場規模
數字產業化是指信息通信產業,具體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7-2021年中國數字產業化市場規模從6.2萬億元增長至8.4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89%。隨著數字產業化實力的進一步增強,產業生產體系將更加完備,預計2022年中國數字產業化市場規模將達到9.1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包括: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IPv6活躍用戶數和千兆寬帶用戶數分別達到8億戶和6000萬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達14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達到45%等方面。預計2025年中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將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前景
1、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發布多項政策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具體政策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大數據、5G技術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5G技術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將賦能各行各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驅動國內經濟更好地創新發展。同時,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交叉融合,數字經濟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呈現廣闊應用前景。
3、企業數字化發展加速
受疫情影響,在餐飲、旅游、交通運輸,娛樂等產業受到嚴重沖擊的同時,催生了生鮮快遞、在線診療、在線教育、云辦公、云服務等數字化新業態快速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從線下轉到線上,預計將有更多企業發展線上業務,企業數字化發展將加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