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市場分析】作為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計量器具,水表在用水計量、供水控水、貿易結算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一開始的傳統機械水表,到IC卡水表,再升級至智能水表,一步步的改革換代、轉型升級印證著我國水表科研實力的日益雄厚。
隨著國家對智慧城市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高質量要求,智慧水務借著東風大力發展,不僅智能水表1.0已經大規模投入商用,智能水表2.0憑借其在漏損控制領域中的獨特優勢,在市場中得到加速應用。
據悉,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正逐步推廣智能遠傳水表應用以及“一網多辦”新模式,今年年底前將完成41萬只智能水表更換工作,實現副中心區域內智能水表安裝的全覆蓋。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通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居民原使用的卡式水表為預付費水表,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不能滿足當今數字化、智慧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更換后使用的智能遠傳水表基于新一代的物聯網技術,具有實時傳輸數據、精準計量、直觀易讀、低耗能等優勢,能夠實現用水數據實時遠程傳輸。
同時,智能遠傳水表還可以通過分析后臺數據,判斷用戶家中是否存在漏水情況,對用戶超階梯用水進行提醒,及時發現各種用水問題。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水務智能化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不可逆過程。城市供水系統智能化,信息化建設不斷發展,智能水表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廣大居民用戶迎來智慧用水新時代。
近年,相關政策持續加碼智慧水務、智能表計領域,《我國水表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議繼續推廣應用NB-IoT(5G)技術在水表自動抄表等場景的應用;《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推動智能表計等感知終端的建設和規模化應用部署;《十四五“節水型” 社會建設規劃》亦指明實施城市用戶智能水表替代等。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供水普及、一戶一表改造、漏損率控制、智慧城市建設等,客觀上要求供水企業提升計量檢測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驅動智能水表對機械水表的加速替代與滲透。根據智研咨詢數據,我國水表存有量約3.55億臺,仍存在1.38億臺的市場空缺待補充;《我國水表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則提出至2025年將智能水表銷量滲透率提升至60%。
在此背景下,市場空缺填補、舊表周期置換疊加增量需求及智能水表加速滲透,保守估計2年內中國智能水表市場空間可突破百億元。此外,物聯網技術的成熟發展和NB-IoT元件價格持續下探,亦將從供給端推動智能水表規模化普及,擴大行業利潤空間。
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智慧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我國智能水表行業將穩步發展。而由于智能水表的產業特點,行業或將走向寡頭壟斷的競爭局面,具有資金、技術優勢的大型水表企業有望脫穎而出,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享受到更有利的成長環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