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智慧警務”對于公安機關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必須以創新的理念和思維,把深入實施科技強警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提升公安工作的信息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
下面,小編從東到西來介紹五大省市如何利用科技賦能警務、開展“智慧警務”工作,看他們是如何從“治”到“智”。
上海公安:一屏觀天下 一網管全城
從2019年全國公安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上海公安機關大力實施科技興警戰略,全面推進智慧警務工作,助力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讓安全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
上海公安基于“公安大腦”的感知數據,研發出一批融匯全警經驗、注入人工智能的系統模型,將刻畫違法*行為的數據即時推送至一線民警的智能警務終端,大幅度提升了上海公安執法辦案效率;上海公安還按照“一網統管”的總體框架,通過數據共享、系統平臺共用,及時處置非警務類風險隱患,使一大批基層社會治理領域難題得以有效治理。
在交通管理方面,上海公安將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融入交通管理,應用智能交通信號燈管理系統,通過“路網可計算、人車可測量、動靜相結合”,實時感知路況,動態分配路權,智能誘導交通,著力打造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上海公安為了把控貨運車通行和提升整治成效和行動精確性,安排交警勤務執法室駐屏巡查,加強對貨運車通行重點路段、時段監測,發現涉嫌超載車輛,立即指令就近警力精準查處,并且上海閔行分局將在各路段建設自動稱重系統。
自從上海公安實施智慧警務、科技興警后,上海走出了“全國擁堵城市”行列,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幅度提升。
杭州公安:發揮數字治理優勢 構建杭州特點的現代警務機制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以智慧警務“一號工程”牽引改革全面深化,發揮杭州數字治理優勢,強力推進警務機制建設,在“打防、管控、服務、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杭州公安依托城市大腦“警務操作系統”,深入推進派出所勤務機制改革、建立聯勤運作模式,實現派警分流和處警引流“雙提升”,使杭州市出警效率大幅提升、達到時間平均縮短6分鐘,并且上半年全市處置聯動類警情12萬余起。對于危險物品方面,杭州公安研發了危險物品管控平臺,將危險物品全流程集成化監控。
此外,杭州公安打通公安數據與政務數據壁壘,推進線上“一網通辦”賦能線下“一窗受理”,實現了“一證通辦”。
杭州公安發揮數字治理優勢,推進智慧警務發展,構建大數據平臺,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現代智慧警務機制。
陜西公安:“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
近年來,陜西公安以“大數據+移動警務”實戰的打防管控新模式從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
隨智慧警務廣泛推行,警務軟件——移動端人像核查比對APP應運而生,該APP依托前端人臉感知設備和強大的邊緣計算,積累了海量人臉數據,并對海量人臉數據特征建模,構建了人臉大數據后臺系統,打破了時空限制,方便民警隨時隨地完成人員信息核查采集,在實戰中,有效打通了大數據智慧警務應用的“后一公里”,將警務實戰的觸角延伸至各個角落。
新形勢下,大數據輔助執法辦案是智慧警務工作的重要方向,陜西公安研發了“智能執法辦案輔助管理系統”,該系統依托公安網,縱向對接執法辦案系統、同步錄音錄像審訊系統、語音轉寫系統,橫向整合智能筆錄、云智辦案通、辦案監督、手機APP等模塊,真正實現數據的融合共享,*輔助民警執法辦案的每一個環節。
“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陜西公安利用科技研發成果成功推動智慧警務發展,實現科技信息培訓普及化,引導廣大民警做科技興警的主力軍、生力軍。
銀川公安:用“智慧防控”織就安全密網
今年以來,銀川公安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建設智慧防控系統、指揮中心,全力打造“公安大腦”,實現了全市警情、警力、視頻等執法資源實時顯示,實現從常態巡防到精準巡防、從常態防控到精準防控的成功轉型。除此之外,銀川公安不斷加強“雪亮工程”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視頻監控聯網系統已全覆蓋銀川市的重點區域、部位和重要行業、領域,并且研發全景展示、視頻巡查、云中漫步等系統功能。
目前,銀川公安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設腳步,智慧安防系統已覆蓋了銀川386個小區,可時刻關注治安動態。遍地開花的智慧安防小區,讓群眾獲得安全感與幸福感,公安工作重心也從應急處置向風險管控轉變,使智慧社區建設更富有人情味。
2020年,銀川公安做好了“六穩”工作、全面落實了“六保”任務,高標準推進智慧防控系統建設,為護航經濟社會發展織就了一張安全智能的城市密網。
甘肅公安:以大數據驅動公安工作跨越發展
甘肅公安打造智慧警務過程中,大力推進數據資源整合、不斷拓展數據來源,全面整合部門警種業務數據,打通政府數據、公共信息資源通道,構建全省統一大數據資源地。目前,已匯聚基層基礎信息數據、部門警種業務數據和39個省直單位、16個兄弟省份公安數據資源1433類1.5萬億條數據,日均新增數據近百億條。
甘肅公安緊密圍繞大數據智能化建設,以安全大數據為基礎,基于“網、云、數、端”縱深協作,積極打造安全訪問、管理平臺,并形成“合成搭臺、警種唱戲”的聯勤作戰指揮平臺,打造街面警務站、“雪亮云眼”品牌,實現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此外,甘肅公安還自主研發推出智能搜索、人像識別、健康出行、云桌面+掃碼認證、隴警通等80多個APP,有效地推動智慧警務工作,方便一線民警調用、采集數據,使辦公辦案信息快速抵達、高效偵破刑事案件、快速滿足群眾需求,實現了大數據從“云端”到“移動警務終端”的雙向貫通。
甘肅公安以推進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為關鍵抓手,將智慧警務作為全警工程、強警工程、一號工程強力推進,長遠謀劃、精細作為,努力助推警務機制變革由信息化支撐保障向信息化轉變。
結語:現階段,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大力推行科技興警,不斷地創新、突破,致力從“汗水警務”成功轉型為“智慧警務”,做好護國佑民者。
(本文根據警民直通車、甘肅公安、民生66、看看新聞Knews、中國長安網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