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能家居】2017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47億美元,美國占其中的48%。但到了2021年,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將占智能家居設備營收42%。同時,在排除大型家電等大型商品后,智能家居設備的市場規模預計到2017年底將達33億美元,2021年則將達到94億美元。
各大傳統家電商和新興科技公司近年來繼續加碼智慧家居產業,試圖找到那把讓市場洞開的金鑰匙。在前進道路上,智慧家居產業需要分三步破除三個癥結,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如果從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出現“家庭自動化”概念算起,智慧家居已經是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了。即便是以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公司建成世界首棟“智能型建筑”為起點,智慧家居也已走過了三十余年的成長歷程。
然而,隨便問問周圍的人你就會發現,真正擁有智慧家居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多見。這項炒了這么多年的技術仍未走入尋常百姓的千家萬戶,有關它是偽應用的質疑與詬病至今不絕。盡管如此,各大傳統家電商和新興科技公司近年來繼續加碼該產業,試圖找到那把讓市場洞開的金鑰匙。
在物聯網全面改造人類生活的當下,以物聯網為核心技術的智慧家居的確是未來的發展大勢,相關企業持續發力是正確的戰略選擇。只不過在前進道路上,智慧家居產業需要分三步破除三個癥結,才能迎來柳暗花明。
當先一步是物聯網技術標準的整合統一。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入局者眾多,為自主研發的產品設置的接口、通訊等標準不盡相同,不同品牌之間往往難以順暢連接。這種各立標準的行為自然是為了讓自身在產業內形成壟斷,然而現實卻并不遂人愿,反而造成嚴重的碎片化現象,阻礙著整個產業前進的步伐。
為此,一些大企業已經有所覺悟,例如英特爾與三星、戴爾等于2014年結成了開放互連聯盟;通用、思科和IBM于2015年宣布共組物聯網聯盟陣線,透過信息共享加快物聯網通用標準制定的進程。盡管這些巨頭的合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這還遠遠不夠。智慧家居物聯網標準的統一需要大小企業的集體參與。
第二步是取消控制中樞,讓智慧真正遍及家居的每個角落。當前市場上推出的智慧家居系統大多存在一個控制核心,以智能手機或智能冰箱為主。智能手機控制全部家電的設計并未受到消費者普遍青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這種使用體驗不夠智能化,只不過是把各個電器的控制平臺整合到了手機上,而手機本身又是一個并不屬于家居體系的多余控制器。智能冰箱雖然是家居的組成部分,但由它來扮演其他家電的代言人也并不能令消費者滿意,這本質上與手機控制相差無幾。
理想的智慧家居系統應當是去中心化的,用戶可以與系統內任意家電直接溝通。這些電器彼此相連,因此無論用戶置身家中的哪個角落,都可隨時操控所需設備。當前的單一中心式系統架構只是一個過渡狀態,因為不能讓消費者十分滿意且價格不菲,所以大多數人還持觀望態度。
第三步是物聯網安全保障技術的升級。家庭中包含著大量的個人隱私信息,因而智慧家居的網絡安全問題尤其需要業者重視。就當前情況來看,市場接受度較高的掃地機器人、兒童陪護機器人等智慧家居產品都有遭受黑客攻擊、存在安全漏洞的消息傳出。網絡安全若得不到保障,那么消費者的信任感就無從建立。即使前面兩步都走好了,智慧家居也還是落不了地。因此安全保障技術的開發也需早做準備,不可亡羊補牢。
傳統家電不同于智能手機等新型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要慢得多。在智慧家居的價格和用戶體驗沒有形成足夠吸引力之前,多數消費者不會為了新增的幾項智能應用而徹底更換整套家居系統。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智慧家居終將迎來普及的那一天,業者還需踏實走好腳下的路。
原標題 從偽應用到真需求 智慧家居還要分三步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