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2008年中國安防市場行業規模達到1360億元,2009年在平安城市、道路交通、金融、教育和軍隊等領域的旺盛需求帶動下,中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96億元。其主要體現在金融、公安等傳統的安防領域,在智能建筑、新型社區等新領域對于監控的需求也在急劇升溫,并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市場細分趨于明顯。
現如今,國內安防產業年產值已經跨過5000億元門檻,擁有超過160萬從業人員,而且孕育出22000多家規模不等的企業。隨著不少民族企業的崛起,安防品牌醞釀上市計劃的消息層出不窮,眾多國內安防企業將上市視為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一、安防企業上市潮
過去五年來,在國內安防產業保持高增長的走勢同時,相關的上市公司數量也越來越多。在大安防與
智慧城市領域,目前A股及新三板納入統計的企業數共215家。其中,滬深主板25家,中小板28家,創業板35家,新三板127家。其中既有市值超過1700億的海康威視,也有剛在安防領域嶄露頭角的、甚至名不經傳的雄帝科技、多倫科技。
圖1安防上市公司板塊分布
而從去年6月20日起,為反映深圳市場安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向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指數化投資標的,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發布深證安防產業指數(簡稱“安防產業”。該指數以2012年6月29日為基日,基點1000點。其上線有利于提升投資者對行業市場的關注,同時也通過提升行業資本價值帶動相關企業整體發展。這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內安防上市企業正在崛起壯大,并成為國內資本市場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過去一年里,隨著創業板IPO企業的審核速度加快,項目的上市周期極大縮短;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效應逐步釋放,掛牌企業數量迅速增加。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按捺許久的、具有強烈上市沖動的安防企業開始卯足勁兒叩開上市之門,致使安防產業迎來一波上市風潮。
2016年5月3日,致力于推進中國
智能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的多元化發展的南京多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A股成功掛牌上市。
2016年9月28日,專注提供智能證卡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546)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2016年11月17日,苦等IPO審批近三年的國內安防制造骨干企業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成功登陸滬市,公開發行A股,終于“修成正果”。
2016年12月28日,起家于視頻監控的深圳市同為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A股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果安防企業上市潮在滬深兩市表現算活躍,那么在新三板市場則堪稱火爆驚艷。僅是去年一年,就有50余家與安防關聯的概念公司登陸新三板,其中包括度較高的的有美電貝爾、快魚電子、翔飛科技。
如上盛況折射出,國內安防企業高漲的上市熱情。現如今,跨過這道門檻的,像是魚躍龍門,昂首向前,企業發展上了一個新檔次;準備加入排隊隊伍的或還在排隊的,翹首期盼著、流露出羨艷的眼神,并不惜冒著擠破腦袋的風險往前沖。
二、為啥擠破腦袋也要上市?
到了一定規模的安防企業,拼命上市不是沒有原因的。同其他類型公司一樣,企業一上市,能夠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競爭力,迅速跨入大型企業的行列;再者,企業變成了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上市公司,使企業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并且由于接受監管當局嚴格的監管,是公司在治理方面更加規范;還有,企業上市使企業獲得了直接融資渠道,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可以促進企業的更快發展。
除了以上共通性的需求之外,安防企業上市還有其現實原因:
首先,近年來,安防產業競爭激烈,行業洗牌趨勢加劇。無論是設備制造端還是系統集成領域,資金多寡已經成為企業能否存活發展的重要砝碼(技術研發與項目承接都需要強大資本作為后盾),而企業若想借資本的力量取得突破,上市是主要途徑;
其次,作為與公共安全關聯度很高的行業,安防行業對品牌的度與信譽度要求很高,尤其是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大型公共項目中。企業一旦公開上市,可以幫助企業迅速提高在社會上的度,并對企業市場拓展產生積極影響;
再則,在資本市場上,安防概念股一直備受投資者追捧。安防企業成功上市后,在大力提升企業品牌和經濟實力的同時,也助推安防創業者自身創造了財富,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當然,股市(即便是新三板)也不是一些企業想象中的想上就可以上的“公交車”。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有許多企業是想上市而不得。安防業內就有這樣的案例,企業體量足夠大,這兩年來使出渾身解數欲上市;可倒騰來折騰去,后弄了個“股權轉換重組”。
三、上市后前景如何
把公司做到上市是不少企業家的夢想和目標。然而,上市并非一勞永逸,也并不意味著企業就開進了發展的快車道。有些公司上市之后猛烈擴張,結果業績下滑明顯、表現慘淡;也有的利用上市作為運作平臺大肆圈錢,終留下一地雞毛。
前年掛牌上市的京津冀地區某家安防企業,曾一度被投資者寄予厚望,可是翻開過去兩年報表來看,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業績與盈利都連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跌幅。
當然,從目前上市公司公開的數據來看,得益于國內旺盛的市場需求與強有力的政策推動,安防上市企業的業績成長勢頭大幅超過了2500余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又因上市平臺總體實力較強,具有資金、技術、管理等的優勢,安防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總體要好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在經營策略上,上市后的安防公司更傾向于采取多元化經營策略。通過并購重組、強強聯合、境外并購、投資合作等方式等方式實現跨界轉型。例如,早在2015年5月,東方網力通過收購華啟智能,快速進入高鐵、地鐵等智能軌道交通領域;今年2月底,漢邦高科擬收購金石威視實現技術與市場協同,迅速進入廣電監測新領域。
除了強化核心業務、涉足關聯細分市場之外,一些安防上市大咖也開始進軍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汽車電子等領域。如2016年7月,海康威視成立海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布局汽車電子,從視頻角度切入市場規模巨大的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
而在市場拓展上,上市安防企業陣容中的部分設備商與集成商,在主攻國內業務的同時,已經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走向海外主動參與競爭,輸出智能安防與智慧城市產品。如,航天長峰公司曾承擔建設的巴基斯坦某海港安防項目全面建設完成,目前已順利通過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從國內安防產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安防企業上市風潮不會短期退卻。春節前的后一個交易日——1月26日,新疆安防立昂技術股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而包括天地偉業、中興力維、景陽科技等業內老牌勁旅或都已將推動公司上市列入近期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