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市場分析】 2015年以來,“智能家居”、“互聯網 ”等熱詞一夜之間吹進千家萬戶,也喚醒了此前一直緩慢發展的音頻行業,一批傳統音箱廠商面對這股風潮紛紛推出創新產品抵御行業“嚴冬”。音箱一直是消費類數碼中變化較小的領域,功能與形態在過去多年來的發展中并沒有出現大的變化,導致不少音箱傳統廠商一直深陷同質化競爭之中,通過不斷壓低售價推動銷量,行業創新乏力。
智能音箱市場尷尬 戰略部署急需調整
起初的WiFi音箱體驗用糟糕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想把它連上網可能需要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中間一步操作錯了就要重新來,單憑這一點,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款產品。但后來,有一件事改變了人們對WiFi音箱的認識,那就是對在線音樂、有聲讀物資源的整合。當我們發現可以直接在音箱上點播來自QQ音樂、蝦米音樂、喜馬拉雅FM的內容時,這種感覺是奇妙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它與藍牙音箱本質上的不同。
在隨后兩年多時間里,WiFi音箱開始快速發展,連接體驗有了顯著提升,現在很多產品已經簡化到一分鐘完成連接。內容資源也越來越豐富,覆蓋音樂、教育、娛樂、新聞等方方面面。但令人驚奇的卻是它智能化的擴展,可以說借助于強大的語音識別技術,WiFi音箱才真正變成了智能音箱;小到播報天氣、新聞,大到幫你定外賣、訂酒店,這些原本只能通過電腦、手機來完成的工作,現在用一臺智能音箱就可以通通幫你搞定。
智能音箱行業現狀及問題 然而,面對智能音箱產品種類的豐富和技術的成熟,人們對于它的關注度卻并不是很高,甚至目前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智能音箱是什么,以及能用它來做什么,這樣的行業現狀讓智能音箱廠商們顯得有點尷尬。而在這其中,廠商的宣傳推廣力度是一方面原因,但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也許是目前智能音箱行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用戶的使用習慣:
要知道,音箱這東西不像手機和電腦,性能越強、功能越多越好,人們購買它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想擺在家里聽歌、看電影時使用,所以音質是位的。智能音箱雖然有擁很多功能和豐富的內容資源,但這些好像并沒有切中用戶的痛點,人們關心的還是“音質怎么樣?”。其實用戶的使用習慣是需要培養的,只是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大多數人目前還仍處于固有的需求模式下。
二、用戶范圍的局限性:
對于傳統桌面有源音箱和藍牙音箱來說,其面對的用戶范圍幾乎沒有界限,由于連接和操作都非常簡單,所以人人都可以上手使用。但對于目前的智能音箱來說,小孩和老人上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它需要用戶同時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否則你根本無法把它連上網,這就導致了其用戶范圍主要集中在年輕人身上。
三、音質問題: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能音箱都采用一體化設計,這主要是為了保證其擺放和使用的方便性。但問題在于,在這樣一個十分有限的箱體內,想把音質做好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筆者前后體驗了有十幾款智能音箱產品,那些兩三百元的真心沒法聽;而像BOSE、SONOS、B&O旗下的智能音箱產品,確實有著的出色的音質,但價格卻都飆升到3000元以上,普通消費者承擔不起。
四、廠商對產品的重視程度:
記得在去年國內某音響品牌的智能新品發布會上,其產品經理曾私下像我們透露,其打造的新款智能音箱產品主要目的是為了“試水”,所以并沒有對該產品報太高期望,同時也想看看用戶對于這種新產品的態度和反饋。其實像這樣的國內音頻硬件廠商可能還有很多,大家都不確定這種全新的智能產品能否被用戶接受,只能先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智能音箱未來的三大方向
面對以上問題,以及智能音箱目前略顯尷尬的境況,筆者認為,國內音頻硬件廠商必然會從智能音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趨勢上做出調整:
降低操作門檻,提升音質表現,豐富內容資源
方向一:進一步改善使用體驗,降低操作門檻。
目前來看,前期復雜的設置仍然是一部分智能音箱的詬病,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根本原因。而在這方面,漫步者、叮咚、DOSS等國內品牌已經把操作體驗做的很好,值得其他廠商借鑒。
方向二:提升產品的音質表現。
音質作為考量一款音箱性價比的重要標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被放在位,同時也是用戶關心的。未來,智能音箱的音質仍然是決定其能否行業變革的關鍵因素。這方面,國內廠商應該多向SONOS、BOSE、漫步者學習,在將音質做好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產品功能和體驗,而不是只想著牟取短時的利益。
方向三:進一步豐富內容資源,增加用戶粘性。
智能音箱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用戶可以在音箱上點播任何想聽的內容。但它需要音頻硬件廠商與各大音樂、有聲讀物平臺的深度合作。而在這方面,SONOS已經將內容資源做到了,漫步者、叮咚、電蟒云音響、O2云音響等,也都擁有較為豐富的內容資源。
智能音箱未來的三大趨勢 回歸本質,高音質將成為智能音箱的特點
趨勢一:不忘初衷,回歸音質。
自2014年來,智能音箱受用戶批評多的可以說就是音質不佳了,這方面筆者也深有體會。然而作為一款音箱產品,唯有先將音質做好,才能談及智能化程度和內容資源。因此在未來,音響廠商也會更加清楚的明白,智能音箱產品要回歸音質,才能有更長遠的發展。
趨勢二:智能化體驗將成為智能音箱的特點。
智能音箱誕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便捷的體驗,讓你回到家里可以放下手機,更好的享受音樂和生活。在今年6月,京東智能通過與科大訊飛、滴滴出行、百度地圖、中通快遞、e袋洗等眾多平臺的合作,將原本只能通過手機app操作來完成的服務,通通移植到了智能音箱(叮咚音箱)當中。因此,為音箱接入豐富的互聯網服務,將傳統音箱變成當今互聯網服務的分發平臺,將是智能音箱未來的發展趨勢。
趨勢三:進一步布局智能家居領域。
目前,阿里和京東都在全面布局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并借助于智能音箱的語音交互功能,來打通智能家居的入口。在不久的將來,用戶在家里的智能音箱上通過語音指令就可以快速完成預約叫車、外賣訂餐、快遞下單、家政服務、路況實時播報等服務。重要的是,這一切都不需要你再用手機來操作,動動嘴告訴智能音箱,它就可以幫你來完成。
結語 2016年,智能音箱廠商之間的競爭明顯加劇,這其中不僅體現在對內容資源、版權等方面的爭奪,更重要的是如何進一步布局智能家居領域。目前阿里和京東兩大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已分別與一部分智能音箱廠商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以智能音箱為入口,通過語音交互來幫助用戶完成日常生活服務已成為現實。當然,要實現以上目標,對于智能音箱廠商來說,唯有不忘初衷,以高音質為核心,才是決定用戶能否長期使用智能音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