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安防展覽網 視點跟蹤】在如今的機場、火車站、客運中心、地鐵等地,安檢幾乎已是常規。作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基本手段,安檢機隨處可見,但還有許多人對安檢的認識不足,鬧出一些笑話來,但冷靜下來思考,安檢行業自身也值得反思。
安檢機前鬧笑話 旅客“無知”行業也當自醒
7月10日7:19左右,濱海新區于家堡車站內,一名男子著急趕高鐵,為了省事竟然連人帶包一塊鉆進了安檢儀。鐵路安檢作為確保旅客、火車和車站安全的道關口,能夠有效查堵各類危險源,是鐵路重要的預防手段之一。但旅客對安檢卻并不完全認同。
不管是鐵路安檢還是機場安檢,都出過且不斷在出新聞。遠有白云機場“摸褲襠”的逸事,稍近有火車站門口借刀宰雞鴨囧舉,近的還有安檢旁狂吃10斤榴蓮的豪舉,現在又出了連人帶包一塊“穿越”安檢儀的鬧劇。這些事固然有旅客違反相關規程的原因,但也暴露出些許安檢的問題,比如,行李過機太慢,不方便取回;安檢的制度比較“生硬”;對安檢的宣傳還不到位等。要不然不太可能出現這種,為趕時間連人帶包鉆機器的危險行為。
從旅客乘車過程來看,無論是宣傳方面還是站車服務都在向方便簡潔靠攏,這無不說明鐵路服務水準在不斷提高,但與之相反的卻是安檢過程越來越復雜,這不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社會高速發展,時代飛快進步,運輸業這個重要行業的競爭隨著近年來運輸形式的不斷多元化而日趨激烈,旅客的選擇面很廣,運輸不再是傳統式的拉拉人、裝裝貨這么簡單,而是滿足與時俱進的人們對運輸服務行業物質和精神的雙需求。這不但要體現在旅客乘坐在火車上,也應該同步到旅客上火車的過程,否則必然極大影響旅客認可度,短時看不出來,若長期以麻木不仁的態度,對旅客的感受無動于衷、對旅客的需求漠不關心、無法維護旅客的權益、不能得到旅客的信賴,那終究會被旅客放棄。
自從鐵路政企分離以來,在旅客出行方面,做了不少制度上的改進,雖百姓對其褒貶不一,但出發點都應是出于便民,不過其對于安檢制度方面的改進,從來都是加強、加強、再加強,對于相關制度的宣傳,普及性更是不夠,這難免讓人有些失望。雖說鐵路在暑運這種客流量暴增,人員復雜的情況下,對安全檢查工作嚴上加嚴并無過錯,其出發點也是為了保護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但過剛易折,確保安全并不能以增加旅客出行成本或給旅客帶來過多麻煩為代價,旅客想得到的,是更人性化的服務,是既安全又方便的出行體驗。
(原標題:鉆安檢儀進站不全是旅客“無知”作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