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高端訪談】在安全生產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如何通過創新手段預防事故、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成為行業焦點。近日,智慧城市網走進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安全事業部總經理鄭朝暉展開對話,探討“新質服務事故預防”如何以科技之力重塑傳統安全管理模式。
從“形式合規”到“實質預防”:新質服務的核心理念
傳統安全風險管理往往局限于“取證”和“應付檢查”,而新質事故預防服務則強調科學性、系統性、適宜性和有效性。鄭總指出:“新質服務的核心目標是真正預防事故,而非僅滿足執法要求。”其理論支撐融合了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45001-2020)、環境管理體系(GB/T 24001-2016)等國內國際標準,通過與企業實際結合,系統性排查漏洞并提供解決方案。
為確保方案落地,鑫安利構建了“數字化+AI”的雙重保障:一方面通過安全生產數字化系統實現全員參與、過程管控;另一方面利用AI輔助工具降低執行門檻,例如簡化排查表、智能預警風險點。“我們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讓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易操作。”鄭總補充道。
數智化系統:全員參與與效率革命
如何讓安全管理從“少數人負責”變為“全員參與”?鑫安利的數智化系統鑫智安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化的責任劃分、便捷的技術支持和實時反饋機制,鑫智安系統讓每位員工都能輕松履行安全職責,使“人人都是安全守護者”成為現實。同時,多層保障機制和職業責任保險的風險共擔機制,構建起多方協同的安全治理新格局。
“效率提升是關鍵。”鄭總舉例,AI輔助排查可將傳統耗時數日的檢查壓縮至幾小時,而數據庫支持能快速匹配歷史案例,精準提出整改建議。據預測,這種模式有望讓風險事故發生率在現有基礎上再降低85%,預計第一年的效果會較為明顯,大概可降低30%-40%左右,而總體達到85%預計需要3-5年時間。
小行業大隱患:安全風險管理師的使命
訪談中,鄭總特別提到小微企業的安全管理困境:“小問題常釀大禍,根源在于意識薄弱、監管不足和專業人才短缺。”為此,鑫安利旗下平臺“安環家”推動“安全風險管理師”職業化,并向人社部申報納入職業目錄,以填補小微企業的服務空白。
安全風險管理師并非單打獨斗,而是依托“技術+經驗”的綜合方案:既吸收傳統管理經驗,又結合數字化工具,形成可落地的服務模式。“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安全風險管理領域領域的‘貝殼’或‘滴滴’。”鄭總表示,安環家正通過資源整合與技術賦能,為政府(監管部門)、企業、服務機構、保險公司等提供數據支撐與決策參考。
結語:安全管理的未來是“共建共治”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從孤立管理到生態協同,新質事故預防服務正推動行業走向“共建共治”的新階段。鄭總強調:“安全不是負擔,而是回報。通過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我們幫助企業以‘零事故’實現降本增效,讓安全生產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完)
智慧城市網采訪后記
本次訪談揭示了安全生產領域的深刻變革: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質服務,正在打破傳統風險管理的邊界。未來,隨著安全風險管理師的普及與技術的迭代,“人人懂安全、全員管安全”的愿景或將成為現實。
鑫安利安環家致力于打造一個專業化的賦能平臺,現在加入,即可把握行業新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