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對于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出行、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雙碳目標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公共交通行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如何更好地滿足市民出行的舒適度、便捷度以及如何更好減輕公共交通運營補貼負擔兩大挑戰。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推動數據要素在公共交通行業的高水平應用,以公共交通電子票為媒介,利用站點運營數據為公交線網規劃提供決策支撐,構建公共交通行業的“數據驅動新商業生態”。
一是融合處理海量內外部數據。企業自身采集數據包括線網數據、客流數據、公交實時到離站數據、用戶行程數據。其中,公交出行客運數據約150萬/日,地鐵出行客運數據約70萬/日,地鐵進站客流量數據約60萬/日;公交實時離到站數據約3億/月;公交斷面客運量約12萬人次小時,地鐵斷面客運量約1.8萬人次/小時,大連交通e出行APP注冊量883萬,明珠卡注冊量400萬。外部獲取數據包括城市道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出租汽車、網約車、港口客貨運、鐵路客運、民航客運數據,來自25個部門的交通數據共200項、超5000類目,數據量約1.8T,每年增長約為900G。外部采購數據包括行為偏好、商圈、消費、商業分布、出行行為、軌跡等。
二是數據湖技術整合多源數據。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實現對多源異構交通數據的安全柔性管理。通過數據湖技術整合來自閘機、出行APP、運營商、支付平臺的多源數據。通過數據歸集及計算,融合處理內外部數據后,共提煉出場景標簽100多個、媒體標簽1000多個、用戶畫像標簽數據3000多個。
三是多重機制保障數據安全。采用數據脫敏、加密、差分隱私、訪問控制等多重安全機制,保障數據安全合規和用戶隱私,支持數據的資源融合、重組,保障數據可信、可控、可靠。
四是公交數據驅動線網優化。結合乘客的電子票支付數據,以及公交站點信息、公交線路信息,通過起終點識別算法,對站點的客流量、乘降量、換乘量、滿載量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而調整軌道站點周邊公交線路,提升公交地鐵接駁功能,優化調整公交行車作業計劃,精準匹配公交到站時間與乘客地鐵出站時間。通過對地鐵客流走廊內的常規公交線路優化調整,降低重復度,提升單位運力的生產力價值,已累計優化公交線路46條,300米站點覆蓋達到86.5%,500米覆蓋率基本實現全覆蓋,公交線路總長度減少81.75公里,地鐵站周邊150米與公交站點接駁實現全覆蓋,2023年降低運營成本6400萬元。
五是建立數據賦能的公共交通商業新生態。提供公共交通站點級精準用戶畫像、公共交通站點媒體精準投放、公共交通媒體資源分發、數據賦能公共交通招商決策、金融精準營銷等應用場景。通過對客流量、用戶基礎畫像、用戶喜好、消費偏好等站點用戶畫像分析,實現公共交通商業資源整合、精準定位和營銷,2023年廣告及商業租賃收入較去年增加1.7億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