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3月31日下午,在上海市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的共同支持下,由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氣象局攜手多家頭部人工智能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共同創建的上海市人工智能氣象應用創新中心成功啟動建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畢寶貴、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徐匯區區長王華、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宏韜出席。
為支撐人工智能氣象產業孵化和加速應用場景落地,在市經濟信息化委的指導下,上海聯通聯合上海市氣象局發布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氣象MaaS平臺。該平臺構建了“強基礎設施+大能力平臺+高質量運營”的創新體系,通過融合算網基礎設施,暢通氣象語料資源,整合大模型基礎組件,打通了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實現“人工智能+氣象”服務一站式開發應用,賦能產業生態共建,促進人工智能氣象+行業應用場景繁榮發展,助力我市加速 “氣象+AI” 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在當日召開的“智啟氣象新篇章,合筑行業新生態”——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研討會上,首次發布了“雨師”和“扶搖”兩個氣象預報模型。“雨師”由上海市氣象局、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聯合研發,專注于影響上海的突發強對流天氣。它率先采用雷達三維數據訓練模型,并嵌入連續方程推導垂直速度,精準刻畫雷暴單體的立體結構。“雨師”有望將強對流預警時效提前15至45分鐘,這意味著城市災害性天氣防御將多出一段“安全緩沖期”。“扶搖”由上海市氣象局與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聯合打造,聚焦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尤其是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它能夠快速融合雷達、衛星、自動站、數值預報等多模態數據,率先實現區域級端到端同化和預報一體。基于AI的高計算效率和高推理速度,“扶搖”可將氣象預報頻次從目前的逐1小時提升至逐10分鐘級更新,預警精細程度更是有望深入到街鎮一級。值得一提的是,“雨師”和“扶搖”自去年底已開始試運行,預計今年汛期將正式投入業務運行,為守護城市安全增添有力武器。
為了進一步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凝聚行業頂尖智慧,推動人工智能與氣象實現更深入、更高效的融合,上海聯通與應用創新中心、雄安氣象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上海市先導產業促進中心、上海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戰略合作聯盟。聯盟的成立為行業發展搭建了堅實的合作橋梁,促進各方在技術研發、資源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攻克行業發展中的難題,推動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技術不斷創新,實現行業的協同發展。
在生態協同合作與行業實踐研討暨模塑申城“走進場景”周周會上,來自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國家氣象中心、上海聯通、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人工智能氣象應用創新中心和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的實際場景和發展趨勢,帶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報告,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的未來。
未來,上海將以深化“模塑申城”工程為核心抓手,持續構建“算力筑基、場景牽引、生態聚合”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范式。持續推動“雨師”“扶搖”等標桿模型的跨區域復用,實現氣象大模型經驗向交通、能源等行業的范式遷移,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化發展提供“上海方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